青年演奏家王迦勒在金城文化沙龍分享音樂人生 為孩子家長剖析藝術教育困惑
12月5日,由市委宣傳部主辦的金城文化沙龍在百安影城與市民見面了。本期主講嘉賓是青年演奏家王迦勒,他以“如初的溫暖”為題在這個不同的講臺上分享了自己對音樂的熱愛與初衷。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青年演奏家,無論是家長還是藝術愛好者,對他的成長歷程和藝術成就都有著深厚的興趣。“我是一名地地道道的黃河娃,小時候我是那種精力旺盛的孩子,特別淘氣好動,父母一度擔心我這樣的性格長大了怎么辦呢?大家都聽過,學琴的孩子不會變壞……”基于各樣的主客觀原因,王迦勒走上了藝術的道路。
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王迦勒也不例外,分享自己學習鋼琴的歷程時,他直言,“小時候學鋼琴時老師要求特別嚴厲,我從來沒有聽到過正面的評價,這也讓我意識到自己必須勤學苦練,直到在一次比賽中取得了一等獎。對此,我自己的評價也很有意思,那就是‘我怎么莫名其妙得了獎?’現(xiàn)在想來,正是因為老師的嚴格要求,才知道自己要走的路還很長?!币虼耍F(xiàn)在的家長在鋼琴啟蒙階段,我建議選擇一些專業(yè)的對孩子有愛心和耐心的老師。王迦勒以自己的親身經驗為例,為孩子和家長剖析藝術教育的問題、困惑,分享音樂道路上的心得與經驗。
說起被甘肅省交響樂園有幸選中和著名指揮家譚利華同臺演出背后的故事,觀眾才知道,王迦勒是如此拼的一個人。白天在學校上課,下班回去放棄奶爸的所有日常,每天練習6個多小時直至凌晨兩三點?!白龊靡患?,不花時間肯定是不行的,我的想法就是不能丟甘肅人的臉。一個月后終于拿下曲目,這次對自己還是比較滿意的?!?/p>
王迦勒,青年鋼琴家,國際比賽獲獎者,珠江愷撒堡簽約青年演奏家。自幼隨著名鋼琴教育家汪子良教授習琴,早年赴美隨 Solomo n Mikowsky(所羅門-米考夫斯基)教授學習鋼琴演奏,大學就讀于北京師范大學音樂系師從王海波教授,后赴俄羅斯莫斯科國立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跟隨Arkady Sevidov(阿爾薩基-謝維托夫)教授取得音樂藝術(琴)博士學位。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華 靜
版權聲明:
凡文章來源為"蘭州新聞網"的稿件,均為蘭州新聞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蘭州新聞網",并保留"蘭州新聞網"的電頭。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