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住“羊”脖子 過上好日子 皋蘭縣黑石鎮(zhèn)大橫村走上多渠道致富之路
大橫村走向致富路
????鋪水泥路、通自來水、養(yǎng)羊種菜……幾年間村里的大變化,讓幫扶干部尋鐵軍看在眼里、樂在心中。因為讓他最高興的還是因為大橫村通過發(fā)展勞務輸轉、運輸業(yè)、種植業(yè)、養(yǎng)殖業(yè)等主導產業(yè),幫扶單位與村兩委班子依據全村實際實施了三步走,即解決溫飽、盡快脫貧、實現小康的奮斗目標,讓全村“走”出了貧困線。????鄉(xiāng)村的初夏,阡陌綠意盎然。日前,記者前往皋蘭縣黑石鎮(zhèn)大橫村采訪當地脫貧致富的新變化。
????采訪車駛過皋蘭縣城,一路向北,峰回路轉間,大橫村整潔的村容村貌漸漸映入記者的眼簾。市公路服務中心人事科長尋鐵軍指著車窗外寬闊而平整的進村公路向記者說:“我們這條進村的公路是前幾年新修的,以前村上的道路還沒修好,村道異常顛簸,晴天揚土、雨天泥濘,外面的人不愿進去,村里的人不愿意出來。自從道路修好之后,這幾年,村里經濟也搞活了,別看這段進村的公路并不長,但它是帶領全村人走上好生活的致富路?!?/p>
????鋪水泥路、通自來水、養(yǎng)羊種菜……幾年間村里的大變化,讓幫扶干部尋鐵軍看在眼里、樂在心中。因為讓他最高興的還是因為大橫村通過發(fā)展勞務輸轉、運輸業(yè)、種植業(yè)、養(yǎng)殖業(yè)等主導產業(yè),幫扶單位與村兩委班子依據全村實際實施了三步走,即解決溫飽、盡快脫貧、實現小康的奮斗目標,讓全村“走”出了貧困線。
????說起大橫村的新變化,尋鐵軍如數家珍。近年來,大橫村緊緊圍繞貧困村退出20項指標、貧困戶退出11項指標,以項目建設為載體,以基礎設施建設、富民產業(yè)培育、社會事業(yè)發(fā)展、入戶宣傳提高群眾滿意度等為重點,著力改變貧窮落后面貌,改善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促進貧困人口脫貧增收,提高農民生活質量,使全村扶貧開發(fā)工作取得顯著成效。2018年順利通過國家扶貧辦第三方考核驗收,被皋蘭縣評為“紅旗黨組織”,2017年被推薦為“村集體經濟試點村”,目前全村貧困發(fā)生率為1.6%。
????在尋鐵軍的帶領下,記者先后走訪了農戶張惠吉和劉元福的家里,張惠吉今年已經75歲了,長期慢性病,無勞動力,雖然生活能夠自理,但家人也由于長期生病住院花費數額較大,因此家庭經濟和精神負擔過重。尋鐵軍告訴記者,綜合分析貧困戶家庭實際情況,主要致貧原因為因病,其他致貧原因為因學?!?020年4月,駐村工作隊積極協調有關部門為其實施房屋改造工程,目前,改造工程已完工。通過驗收后,將為其補助工程款2萬元”。
????同樣,1970年9月出生的劉元福,由于長期腎病,加上視力四級殘疾,已經無勞動能力。“2019年,我們協調資金為其新建住房一套,2020年因其家中資金困難無力購買家具搬入新房,我們通過幫扶單位蘭州市公路服務中心為其購置沙發(fā)、床、柜子、桌椅、彩電等室內家具,現已具備入住條件?!眲⒃8嬖V記者,幫扶人員送來的家具用品讓一家人的生活方便了很多,也溫馨了許多,“非常感謝幫扶單位對我們家的幫助,也感謝黨和政府,我們一家人心里都覺得非常溫暖?!?/p>
????為了帶領全村群眾脫貧致富,大橫村村兩委班子與幫扶單位市公路服務中心心往一塊想、勁往一處使,跑資金、找項目,先后爭取了一事一議項目、大橫村美麗鄉(xiāng)村、小康村、村加油站建設項目、萬頭生豬扶持項目、基礎設施道路硬化、自來水入戶工程等一系列惠民項目,為大橫村脫貧致富及產業(yè)發(fā)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坝辛水a業(yè),才會民富村興。隨著脫貧攻堅行動向最后堡壘的深度推進,已經解決了溫飽問題的鄉(xiāng)親們,現在最關心的是以后的謀劃發(fā)展和生活保障?!睂よF軍向記者說道。
????對于大橫村未來的發(fā)展,干部們信心滿滿。尋鐵軍說,大橫村群眾歷來有養(yǎng)羊的習慣,我們可以有效利用農作物秸稈,結合三合草業(yè)重點是種植畜草的實際,確定把發(fā)展養(yǎng)羊、養(yǎng)牛、養(yǎng)豬等大型牲畜養(yǎng)殖作為全村經濟產業(yè),并積極與市農牧、科技等部門聯系,為群眾進行養(yǎng)殖技術指導,逐步擴大全村養(yǎng)羊規(guī)模,積極扶持發(fā)展種養(yǎng)業(yè),努力提高貧困群眾生活水平?!艾F在發(fā)展規(guī)?;酿B(yǎng)殖廠已達到26家,全村養(yǎng)羊專業(yè)戶養(yǎng)羊5000只以上,養(yǎng)雞專業(yè)戶養(yǎng)雞4000只以上,引進三合草業(yè)公司流轉土地3000畝,大力發(fā)展飼草種植業(yè),極大地帶動了農民致富增收?!?/p>
????在離開大橫村的路上,尋鐵軍對記者說:“現在絕大多數村民已經轉變了‘等、幫、靠’的依賴習慣,普遍有了主動脫貧的意識,并努力付諸行動。而作為幫扶單位的駐村干部,通過實干,可以感染和帶動身邊的人一同干,通過實干加宣傳,可以使大家的精神倍受鼓舞,我的信心更加堅定,今年一定要帶領父老鄉(xiāng)親走向富裕之路,大橫村的村民以后的日子就像太平鼓那樣紅紅火火,富裕太平!”
????尋鐵軍:
????了解村民的實際困難才能對癥下藥
????“大橫村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分散居住的村莊環(huán)境,加上基礎設施條件差,交通條件嚴重滯后等影響,不但增加了農民生產成本,而且還制約著村民的生產生活,更嚴重影響農民脫貧致富的步伐?!边@是駐村以來尋鐵軍最深切的感受。為了改變全村落后的生產生活現狀,尋鐵軍和幫扶駐村幫扶工作隊經過努力,針對農村基礎條件差和無支柱產業(yè)的問題,積極扶持發(fā)展養(yǎng)殖點,同時針對薄弱的黨建工作,為搞好基層建設也做了不少工作。
????“近些年通過幫扶工作的不斷開展,村里的道路大部分能修的已經修好,現在我們將剩余的小街巷,就是村民家門口到大馬路上的這一段土路分批硬化,鋪設成為水泥路,為村民們出行提供更便利的條件?!睂よF軍說,這兩年來通過駐村工作,每天與村民打交道,深入了解到村民的切身困難,對癥下藥才能切實幫助他們?!翱吹阶约簬退麄冧伜寐沸藓梅?,還是很有成就感的?!?/p>
????常年駐村的工作,無法照顧家庭,也讓尋鐵軍對家人十分愧疚。尋鐵軍的母親年事已高,身體也不是很好,“每周只有周末回去兩天,有時村上忙的時候周末也回不去,老人孩子全由愛人一個人照顧,非常辛苦,確實也幫不上什么忙,對他們都挺愧疚的?!?/p>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何怡璇 文/圖
版權聲明:
凡文章來源為"蘭州新聞網"的稿件,均為蘭州新聞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蘭州新聞網",并保留"蘭州新聞網"的電頭。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