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龍屢屢“放炮” 法國外交“戰(zhàn)略自主”轉向?
法國總統(tǒng)埃馬紐埃爾·馬克龍近來就俄烏沖突頻頻釋放對俄強硬的驚人之語,從揚言“不排除”派兵支援烏克蘭,到聲稱“未來可能有必要行動”,這位法國總統(tǒng)儼然已經(jīng)成為挺烏反俄最為“鷹”派的西方大國領導人。
法國輿論分析,俄烏沖突戰(zhàn)況、美國大選前景等因素促使馬克龍改變?yōu)蹩颂m危機初期“調解人”姿態(tài),這一轉變表明法國外交正在發(fā)生深刻調整,“戰(zhàn)略自主”傳統(tǒng)遭到侵蝕,陣營對抗色彩愈加濃厚。
制造“戰(zhàn)略模糊”?
近來,凡談起烏克蘭危機,馬克龍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俄羅斯不可以也不應當取勝”?!安豢梢浴保抢?,法國認為烏克蘭危機走向事關本國利益。“不應該”,則是所謂“道義”,法國要捍衛(wèi)現(xiàn)行的“國際秩序”。
馬克龍強調:俄烏沖突對法國乃至歐洲來說是被迫卷入的“生存危機”,除了支持烏克蘭、對抗俄羅斯,法國別無選擇。
馬克龍上月26日牽頭召集西方多國領導人在巴黎討論支援烏克蘭問題。在會后的記者會上,馬克龍被問及向烏克蘭派兵的可能性時說,“隨著事態(tài)發(fā)展,不排除任何選項”。他未明確“法國是否有意派兵”,僅稱有意制造對俄威懾的“戰(zhàn)略模糊”。
“派兵論”既出,美德等國第一時間“撇清關系”。法國外長、防長則反復解釋,馬克龍的意思并非當下就要在烏克蘭部署西方作戰(zhàn)部隊,而是“致俄落敗,但不與俄交戰(zhàn)”。
不過,馬克龍非但沒有改口,還進一步呼吁西方國家“戰(zhàn)略挺進”,稱法國挺烏“無上限”“無紅線”。在本月14日黃金時段的電視訪談節(jié)目中,馬克龍強調,面對“更加強硬”的俄羅斯,歐洲“不能軟弱”,支援烏克蘭不能排除任何選項。
本月17日發(fā)行的《巴黎人報》刊登了對馬克龍的獨家專訪。他說:“可能在未來某個時刻——我不希望如此,也不會去挑動——有必要在(沖突)現(xiàn)場進行某種行動,來對抗俄羅斯軍隊。法國的優(yōu)勢在于,我們能夠這樣做?!?/p>
輿論分析,這段話傳遞兩個意思:一是從“不排除”到“可能會”,乃至直言對抗俄軍,“派兵論”所指威脅意味更加明確;二是法國在等待某個“不得不”的時刻到來,進而展開行動。
如此“鴿”“鷹”切換
烏克蘭危機全面升級前,馬克龍一直試圖“為避免重大沖突而作最后努力”。俄羅斯對烏克蘭發(fā)起特別軍事行動初期,馬克龍還公開呼吁西方國家不要“羞辱”俄羅斯,以尋求通過外交途徑解決沖突。因此,他也被一度被西方國家視為對俄“鴿派”。
只是,馬克龍從“鴿”轉“鷹”速度之快、力度之猛,令人多少有些錯愕。比如,“派兵論”就是犯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忌諱”——畢竟在涉及俄烏沖突的官方語境中,北約及美國一直堅持“不向烏克蘭直接派兵”的立場。
法國輿論界對馬克龍的轉變眾說紛紜。前法國駐俄羅斯大使讓·德格利尼亞斯蒂認為,馬克龍對俄立場轉變實則具有連貫性:首先,危機升級兩年來,馬克龍對俄態(tài)度是在逐步強硬而非一夜突變。其次,烏克蘭在戰(zhàn)場似占上風時,馬克龍呼吁對俄留余地;而當形勢似有利于俄方時他力挺烏方,這表明他相信“任何一方的壓倒性勝利”都無助于沖突的持久解決。
法國戰(zhàn)略研究基金會副主席布魯諾·泰爾特雷的分析包含了輿論場上的四點主流意見:第一,馬克龍已不對普京軟化立場抱有希望;第二,馬克龍希望團結對俄烏沖突“敏感”的歐洲國家;第三,特朗普“東山再起”令美國援烏前景不明,歐洲有必要加大援烏力度;第四,馬克龍認定俄羅斯方面的一些做法已直接損害法國利益。
也有分析指出,鑒于歐洲議會選舉將于6月舉行,馬克龍頻頻釋放對俄強硬言論意在迫使國內各黨派“站在正確一邊”,孤立被指“親俄”的極右翼政黨“國民聯(lián)盟”。不過,泰爾特雷等專家認為,法國主流民意是反對卷入戰(zhàn)爭,馬克龍的“派兵論”無助于其爭取更多選票,因此馬克龍對俄立場轉變與法國內政關系不大。
“戰(zhàn)略自主”轉向?
法國國際關系與戰(zhàn)略研究所所長帕斯卡爾·博尼法斯日前在電視訪談節(jié)目批評馬克龍的“戰(zhàn)略模糊”為法國有朝一日出兵援助烏克蘭“打開了大門”,他認為法國直接與俄羅斯交戰(zhàn)極不明智。博尼法斯的立場在法國頗具代表性。民調顯示超過七成法國人反對出兵援烏。
博尼法斯在馬克龍發(fā)表“派兵論”前就批評法國外交政策受到美國等西方國家“援烏抗俄”政策影響,如今則批評法國自我定位越來越趨向“西方主義”,而“與全球南方漸行漸遠”。他質疑,法國外交長期以來奉行“超越陣營”“做連接西方與南方國家橋梁”的“戰(zhàn)略自主”外交范式是否已經(jīng)變化?
法國前總理多米尼克·德維爾潘在一檔電視訪談節(jié)目中也批評馬克龍“派兵論”起不到所謂“戰(zhàn)略模糊”的威懾效果,只是自顧自的“戰(zhàn)略激動”。德維爾潘指出,派兵援烏是個“危險游戲”,至少存在五大風險:刺激其他國家派兵援俄;激化地區(qū)形勢,進而觸發(fā)全球其他地區(qū)燃起戰(zhàn)火;恐怖主義“趁虛而入”法國;在特朗普可能重新入主白宮、孤立主義可能重新大行其道的背景下,法國將自己置于被動境地;爆發(fā)核戰(zhàn)爭,這是最大的風險。
在德維爾潘看來,北約和華沙條約組織兩大陣營在冷戰(zhàn)期間沒有爆發(fā)正面軍事沖突并非偶然,這是因為“核威懾的原則就是互相確保摧毀”。而當下這種嚴峻局面,政治家“說話要負責任”,“駕馭不住的力量,將激化形勢,最終可能帶來死亡”。他強調,烏克蘭危機最終要“政治解決”,“就像我們不能接受烏克蘭投降一樣,對面也有人不能接受俄羅斯投降”。
□新華社專特稿
責任編輯:王旭偉
版權聲明:
凡文章來源為"蘭州新聞網(wǎng)"的稿件,均為蘭州新聞網(wǎng)獨家版權所有,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蘭州新聞網(wǎng)",并保留"蘭州新聞網(wǎng)"的電頭。如本網(wǎng)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