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監(jiān)控、看路線、調(diào)記錄…… 假期里家長花樣盯娃
從上周開始,蘭州市中小學生正式開始了盼望已久的假期生活,擺脫了“課程表”的校園生活,孩子的心情是喜悅的??蓪议L而言,假期是“煩死了,煩死了,無處安放的孩子,就是無處安放的生活”,不論帶娃上班的,還是讓娃留守家中的,都免不了天天盯娃的苦樂。
帶著孩子打卡上班
“你又來上班了?”最近這幾天,跟著媽媽上班的三年級小學生小哲,總被老媽的同事們?nèi)绱苏{(diào)侃?!拔也挪幌雭磉@里上班,我想‘退休’,可是我媽不讓”,每次小哲的回答總是如此無奈。小哲的媽媽在蘭州一家研究所工作,一到假期,就是媽媽最頭疼的時候。沒有老人可以幫扶的假期,孩子就成了媽媽的“小尾巴”,媽媽在哪里,孩子就在哪里。
早晨媽媽上班要打卡,小哲也跟著媽媽九點到崗。在單位,媽媽工作的間隙,還得盯著小哲,稍不注意,他就溜去別的辦公室。寫作業(yè)也要盯著,速度快慢都有問題。速度慢肯定是邊寫邊玩,速度快也不正常,仔細一看,只有結(jié)果,沒有步驟。原來,遇到不會的題,小朋友馬上求助,一個賣萌,兩聲“哥哥”“姐姐”,媽媽的年輕同事們就告訴了他答案。每天盯娃,盯作業(yè),還得小心不傷害同事的好心,才一周,小哲媽媽感覺“自己的神經(jīng)都拉直了。”
用監(jiān)控盯娃寫作業(yè)
這一周,在蘭州新區(qū)上班的張先生也不輕省。他時不時打開手機里的App,查看女兒在干什么,有沒有寫作業(yè)。張先生家在七里河區(qū),小學寒暑假時,女兒總是跟著他們上班,或者被送進托管班。而今年,已經(jīng)開始初中生活的小姑娘明確表示,這次寒假要自己在家。初中的孩子,又恰青春期伊始,個個都很“擰巴”,父母們不敢強求。張先生以安全為由,在客廳里裝了一個攝像頭,讓孩子在餐桌上寫作業(yè),這樣他們可以通過攝像頭來監(jiān)控孩子的日常。就這樣,每天,他用攝像頭“管理”著女兒:“該喝水了”“把飯熱一熱”“寫作業(yè)了”“不要再玩手機”……讓他欣慰的是,孩子還算聽話。
同樣,用監(jiān)控盯娃的還有城關(guān)區(qū)的趙女士。她的孩子是一對雙胞胎,假期由公婆幫著照料。老人對待孫子總是放任的,早晨由著孩子們睡懶覺,學習也是,不想學就讓他們看電視?!皟艨茨切﹣y七八糟,沒啥內(nèi)容的搞笑視頻,爺爺奶奶喊不聽,只能我們自己管了”,趙女士說。結(jié)果她通過監(jiān)控“警告”了幾次孩子,娃沒事,老人不高興了。
電話手表“定位”路線
“你們拐到旁邊的奶茶店里干啥去了,不許喝奶茶,趕緊回家!”這幾天,每到孩子美術(shù)班放學時間,睿睿媽媽就會打開手機里的電話手表App看定位,女兒走哪里了?是正在走,還是停下來了?如果停下來的時間稍長,她就趕緊電話打過去,問一下是不是在等紅燈。常常,孩子邊走邊實況,直到回家,媽媽才能放下電話以及懸著的心?!凹倨诎嗖粓蟛恍?,平常上學根本沒有時間去興趣班,寒假給她報了兩個,就是回家讓人有點操心。好在,有同院的小伙伴結(jié)伴上課,還讓人安心一點?!?/p>
對于初中的學生,家長們就不同了。一位初二孩子的家長說,她會不定時打開電話手機App里歷史軌跡,回放孩子去了哪里。那個背著書包的漫畫小孩,再現(xiàn)著自己的孩子在這個城市的“漫游”腳步?!胺偶倭?,他們真的需要放松一下了”,話雖如此,但媽媽眼里閃著的卻是“小四門”考試的臨近和孩子“不擰螺絲”的焦灼。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王巧靈
責任編輯:王旭偉
版權(quán)聲明:
凡文章來源為"蘭州新聞網(wǎng)"的稿件,均為蘭州新聞網(wǎng)獨家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或鏡像;授權(quán)轉(zhuǎn)載必須注明來源為"蘭州新聞網(wǎng)",并保留"蘭州新聞網(wǎng)"的電頭。如本網(wǎng)轉(zhuǎn)載稿涉及版權(quán)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