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化學家黃文魁子女捐資600萬美元在蘭大設立“文魁基金”
黃文魁先生資料圖
“文魁基金”捐贈儀式(蘭大宣傳部供圖)
3月27日,著名化學家黃文魁先生子女黃智申、黃智蘭、黃智涵向蘭州大學教育發(fā)展基金會捐贈600萬美元,在蘭州大學設立“文魁基金”,用于支持該?;瘜W及相關交叉學科事業(yè)發(fā)展。
當日,“文魁基金”捐贈儀式在蘭州大學城關校區(qū)舉行。
儀式上,中國科學院院士、蘭州大學校長嚴純?nèi)A深情回顧了與黃文魁教授的淵源。他說,黃文魁先生治學嚴謹,專心科研,持之以恒關注的貝母植物堿研究、碘雜環(huán)化合物研究、三尖杉酯類生物堿合成研究和固氮酶活性中心化學模擬物合成研究居同期國際同類研究領先地位,研究成果影響至今。希望后輩研究者特別是青年師生,繼承黃文魁先生事事唯新、日日唯新的科研精神和遠見卓識,弘揚以黃文魁先生為代表的老一輩科學家的科學品格,在發(fā)展中走正道、做正事。進一步激發(fā)“文魁基金”對蘭大事業(yè)發(fā)展的助力作用,凝聚合力,在用心執(zhí)行基金項目的過程中學習黃文魁先生崇高的人生理想和無私的奉獻精神,讓科學之光常亮,讓先生的精神歷久彌新。
中國科學院院士、蘭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涂永強,回顧了自己跟隨導師黃文魁先生做研究的經(jīng)年往事,并希望設立“文魁基金”這項善舉能讓黃文魁先生追求科學創(chuàng)新的精神、嚴謹勤奮的工作作風以及高尚的人格魅力傳承永續(xù)。
黃文魁先生之子黃智涵回顧了父親在蘭大的日常生活、工作情景及科研貢獻。他表示,作為蘭大子弟,自己及家人只是為學校作出了力所能及的貢獻,希望設立“文魁基金”能為學校帶來更多的捐贈,源源不斷支持蘭大科研事業(yè)發(fā)展,也希望基金能夠在獎勵師生專心做科研外,能幫助廣大青年科研人員啟動科研項目,鼓勵年輕人的創(chuàng)新想法,有效助力蘭大提升科研實力。
據(jù)悉,“文魁基金”項目由蘭州大學教育發(fā)展基金會、化學化工學院以及功能有機分子國家重點實驗室相關負責人,在尊重捐贈人意愿的基礎上,和黃先生家屬共同討論,設計規(guī)劃了四個方面的支持或獎勵項目:設立文魁先導基金、文魁科研獎(個人獎/團隊獎)、文魁交流學習計劃項目,支持萃英記憶工程項目。以此助力蘭州大學人才培養(yǎng)和科技創(chuàng)新聯(lián)動發(fā)展,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在化學及相關學科實現(xiàn)更多原創(chuàng)性突破,取得更大成就。
■延伸閱讀
黃文魁(1928-1982),男,福建莆田人,化學家。蘭州大學化學系教授,蘭州大學第一批博士研究生導師。1947年考入國立交通大學(現(xiàn)上海交通大學)化學系。1950年,選定了難度較大的“新法合成氯霉素”作為自己的畢業(yè)論文題目。經(jīng)過27次反復實驗,終于在1951年合成出生產(chǎn)氯霉素所需的一種中間原料,成本比從美國進口的低了一半。由于成績優(yōu)異,留校任教并榮獲上海市勞動模范。1953年隨交大化學系并入復旦大學,1955年到蘭州大學化學系任教。歷任蘭州大學化學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有機化學研究所副所長兼有機合成研究室主任;中國化學會理事,甘肅省藥學會副理事長。1981年2月至1982年6月赴美國Standford大學、Cornell大學、Boston大學訪問、講學。1982年12月24日赴廣州參會乘坐的飛機失事,不幸遇難,終年54歲。
在蘭大任教的27年里,黃文魁教授先后完成了30多項關于天然有機和有機合成的研究課題,發(fā)表研究論文100余篇,為將蘭州大學化學學科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學科作出了卓越貢獻。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馬文艷
責任編輯:馬和相
版權聲明:
凡文章來源為"蘭州新聞網(wǎng)"的稿件,均為蘭州新聞網(wǎng)獨家版權所有,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蘭州新聞網(wǎng)",并保留"蘭州新聞網(wǎng)"的電頭。如本網(wǎng)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