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傳承中的青春力量系列報道之四 行走中唱響最美的青春樂章 蘭州大學文化行者社團以實際行動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
鼓勵并支持更多的中國青年關注、保護和傳承文化遺產,這是蘭州大學文化行者社團始終堅持的理念。多年來,社團成員在甘肅蘭州、敦煌等20多個地區(qū)“行走”,先后完成了對蘭州鼓子、裕固族民歌、東鄉(xiāng)族搟氈、保安族腰刀等多個甘肅的國家級、省級物質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調查研究,以實際行動為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不懈努力。
這支團隊在行走中,不斷尋找著答案。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實踐履行青年使命,已成為蘭州大學文化行者社團的最好注解。
致力于文化多樣性保護
十五年前,在人們還未廣泛知曉非遺是什么的時候,蘭州大學文化行者社團的青年們便開始了甘肅省國家級非遺的普查之旅。他們發(fā)現(xiàn),作為非遺明珠的蘭州鼓子、裕固族民俗等,在悠悠歷史長河的沖刷下正漸趨消逝。在澎湃的時代浪潮中,怎樣使那些蒙塵的明珠重煥光彩、贏得關注,筑牢文化自信的思想根基,成為創(chuàng)立社團的初衷。
從2009年4月成立至今,從學生社團到公益組織,再到孵化項目落地,團隊交出了一份份亮眼的成績單。先后支持完成130個調查研究項目和323個志愿服務項目,超過5000名大學生參與其中,活動區(qū)域覆蓋18個省市自治區(qū)的96個社區(qū)。特別在偏遠民族地區(qū)青少年教育、公共文化服務等領域累積了服務經驗……
“目前社團共有十余人,除兩位研究生學長學姐,余下主要是大一、大二的本科生,我們是一個十分友愛團結的大家庭?!?022級知識產權本科生張高露加入社團已將近三年。她回憶道,初次聽說文化行者是在一個朋輩導師講座活動上,魏家瑋學長分享了他在文化行者多年來的公益經歷?!霸谒闹v述中,我看見了一群可愛的人在西部這片大地上不斷行走,為保護西部文化火種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于是,一顆公益的種子在我心中悄悄生根發(fā)芽。2022年3月份,我正式成為了一名文化行者的項目委員?!睆埜呗墩f。
保護傳承鄉(xiāng)土文化
暑期前往臨夏回族自治州刁祁鎮(zhèn)圍場村開展的以保護傳承鄉(xiāng)土文化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讓社團成員張涵煜印象深刻?!拔疑羁谈惺艿皆谶@里,我是文化的傳遞者。當我講述鄉(xiāng)土故事、展示古老技藝時,孩子們的一雙雙好奇又純真的眼睛中閃耀的光芒如同璀璨星辰,讓我深深感受到文化傳承的責任之重。每一個民間傳說、每一種傳統(tǒng)手工藝,都在孩子們心間種下了熱愛鄉(xiāng)土文化的種子。在這個過程中,我也體會到了鄉(xiāng)土文化的魅力。那些曾經被我們忽視或淡忘的傳統(tǒng),在與孩子們的互動中重新煥發(fā)光彩。我明白,我們守護的不只是文化,更是民族的根?!睆埡险f。
現(xiàn)就讀于語言文學專業(yè)的研二學生馬瑞杰同團隊曾先后前往甘南夏河縣阿木去乎鎮(zhèn)、隴南宕昌縣岳藏甫村、文縣鐵樓白馬藏族鄉(xiāng)草河壩村調研民族地區(qū)的孩童教育?!胺者^程中我們意識到傳統(tǒng)的探索教育已經很難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和孩子們交流后,我們發(fā)現(xiàn),近在咫尺的家鄉(xiāng)資源,其實是他們成長學習的天然寶庫,家鄉(xiāng)的文化對孩子們來說,應該是一片可親近的文化原野,成為孩子們近距離的素質教育試驗場。”
“孩子們的家鄉(xiāng)有著獨具特色的自然風光與異彩紛呈的民俗文化,通過唐卡著色、花草制燈、組織篝火晚會、調研民族社區(qū)、訪問手工藝人,我們陪著孩子從一件件小事,重新感知、體驗并習得家鄉(xiāng)的傳統(tǒng)技藝與民族文化?!瘪R瑞杰希望孩子們可以成為家鄉(xiāng)的優(yōu)秀代言人,并帶著家鄉(xiāng)的文化與自信,走向更廣闊的遠方。
在實踐中感受文化的力量
蘭大文化行者社團的行動不僅在校園內掀起了廣大師生對非遺文化的關注熱潮,更在社會上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他們以實際行動踐行著文化自信,讓非遺文化在新時代煥發(fā)出新的生機與光彩。
吳豐材在進入社團后,就迅速投入到校園第五屆敦煌周文化活動的準備中?!斑@次活動內容非常豐富,包括敦煌主題講座和敦煌文化填色等。我與同學們密切合作,共同策劃和執(zhí)行各項細節(jié)。通過親身參與這些活動,不僅加深了對敦煌文化的理解和熱愛,也在實際工作中提升了組織和協(xié)調能力,學習到如何在團隊中發(fā)揮積極作用,與他人共享靈感與資源?!眳秦S材說道,“這次經歷讓我結識了許多同樣充滿熱情的同學,看到活動成功舉辦,參與者對敦煌文化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和好奇,我倍感自豪,這也堅定了我繼續(xù)在這個領域貢獻力量的決心。”
2022年對張高露意義重大,這一年她正式成為了一名文化行者的項目委員。參與并負責了“樂彩社區(qū):岳藏之風”的暑期實踐項目?!霸谀谴螌嵺`過程中,收獲了太多太多,并肩的友誼、阿媽的關懷、純粹的童趣、多彩的文化、明山秀水的風景、對人間百態(tài)的感悟。有辛苦,有感動,有歡樂,有成長?!?/p>
結項時張高露寫下了自己的個人總結:“當我親身感受到當?shù)匚幕?,我逐漸學會了對自然與人類繁衍生息的敬畏;當我聽見孩子們在群山之間念起詩歌,我慢慢領悟了純粹的愛與美;當我每天與村莊一同晨起,和青山共入夢鄉(xiāng),我一點一點褪去滿身的疲憊與浮躁……”
對許多文化行者社團的成員來說,為文化事業(yè)貢獻力量的同時,也實現(xiàn)了自身的成長與發(fā)展?!绊椖拷Y束我才明白自己的淺薄,當我抱著拯救的心態(tài)去到鄉(xiāng)村,博大的文化和可愛的村民卻反過來包容了我?!睆埜呗墩f。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劉寶麗
責任編輯:王旭偉
版權聲明:
凡文章來源為"蘭州新聞網(wǎng)"的稿件,均為蘭州新聞網(wǎng)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蘭州新聞網(wǎng)",并保留"蘭州新聞網(wǎng)"的電頭。如本網(wǎng)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