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紅色資源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長效化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fā)《關于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長效化的意見》,就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長效化作出部署,為廣大黨員干部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上奮力開創(chuàng)新局面注入強大的精神動能?!兑庖姟分赋?,要用好革命遺址遺跡、紀念館、博物館等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賡續(xù)紅色血脈,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深刻領悟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豐富內涵和時代意義。因此,用好紅色資源是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長效化的重要途徑,在此過程中,應當明確其中的基本理念、一般規(guī)律和重要抓手。
堅守紅色底線、強化教育功能,是用好紅色資源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長效化的基本理念。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重視用好紅色資源,多次強調“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tǒng)發(fā)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并圍繞用好紅色資源提出了許多具有指導意義的理念。第一,用好紅色資源的前提是要堅守紅色底線。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進行第三十一次集體學習時指出:“紅色是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鮮亮的底色。”在運用紅色資源的過程中切忌只重形式的表達,而忽略了政治性的精神內涵傳達。紅色資源見證了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使命,是黨和人民共同創(chuàng)造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用好紅色資源的目的是要讓廣大黨員干部銘記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第二,用好紅色資源的重點是要強化教育功能。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使紅色資源“成為教育人、激勵人、塑造人的大學?!薄<t色資源是具有多重價值的獨特人文資源,教育價值是其核心價值。通過生動講好紅色故事、生動傳播紅色文化,從而發(fā)揮出紅色資源的教育價值,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發(fā)展培養(yǎng)可靠的接班人。
遵循內容與方法的守正創(chuàng)新,以及政治性、思想性、藝術性的協調統(tǒng)一,是用好紅色資源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長效化的一般規(guī)律。第一,要做到內容與方法的守正創(chuàng)新。對學習教育內容的選擇,除了要繼續(xù)弘揚革命精神和革命傳統(tǒng)之外,還應當將改革創(chuàng)新的奮斗精神、黨和國家發(fā)展的理念政策等融入到紅色資源的運用中。利用紅色資源講好新時代黨員干部帶領群眾奮斗的故事,通過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敢擔當、善作為。對學習教育方法的選擇,在繼承傳統(tǒng)講授式方法的基礎上,還應當根據內容,綜合運用多種方法、多種載體,將不同類型的紅色資源以不同形式呈現出來,更好地發(fā)揮紅色資源的育人功能。第二,要做到政治性、思想性、藝術性的協調統(tǒng)一。黨史學習教育對象是具體的人,隨著人們在學習教育活動中的主體意識不斷增強,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長效化應當主動適應這一變化,堅持政治性、思想性、藝術性相統(tǒng)一的規(guī)律。堅持政治性就是要在紅色資源的運用中,以“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這一根本任務為引領,開展宣傳教育工作;堅持思想性就是要以史實說話,旗幟鮮明反對歷史虛無主義,講好中國故事和黨的故事;堅持藝術性就是要根據不同群體的認知特點設計學習教育活動,以多元化的表現手法突出藝術性,通過紅色資源提升學習教育活動的感染力、傳播力和影響力。在發(fā)揮政治性、思想性、藝術性的同時,要將三者緊緊圍繞于黨史學習教育目的的實現,使黨史學習教育的作用真正落在實處。
加強紅色資源向教育內容資源和實踐活動資源的轉化,是用好紅色資源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長效化的重要抓手。第一,紅色資源是革命精神、時代精神、先進文化、道德規(guī)范的集合體,其內容體系涵蓋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政治理念和政治信念、道德觀念和道德情感,以及積極的革命意志和心態(tài),可以將其轉化為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意識教育、偉大建黨精神教育、黨風廉政教育等教育內容,通過理論中心組學習、專題學習、專題研討、干部教育培訓、組織生活等多種途徑,將紅色教育內容融入黨員干部學習教育日常。第二,利用紅色資源深入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加強黨員干部的參與性、激發(fā)黨員干部的創(chuàng)造性,為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實踐成果搭建平臺。通過開展紅色主題的社會調查、參觀訪問等體驗活動,在實踐過程中,將教育內容納入個人觀念體系形成黨員干部個人的內在動機。同時,將紅色資源的開發(fā)保護利用融入“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在用紅色資源助力鄉(xiāng)村振興、城市發(fā)展、服務群眾的過程中,使黨員干部將動機外化為惠民利民的行動,并在常態(tài)化的實踐活動中持續(xù)鞏固和提升黨史學習教育實效。
(作者系中共蘭州市委黨校(蘭州市行政學院)文史教研部副主任、講師)
李欣陽
版權聲明:
凡文章來源為"蘭州新聞網"的稿件,均為蘭州新聞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蘭州新聞網",并保留"蘭州新聞網"的電頭。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