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紛生 路燈下那個背影,成就一次成功的父愛教育
近日,一條“路燈下的父親”的視頻走紅網(wǎng)絡,感動無數(shù)網(wǎng)友。這是一位河南開封的瓜農(nóng),為了讓西瓜賣個好價錢,特意開了三四個小時的車,一大早拉著西瓜到鄭州賣,到了深夜還剩10多個瓜沒賣掉。
視頻中,這個略帶倦容的中年男子枯坐在馬路牙子上,等人來買瓜。很多網(wǎng)友說,看到這個畫面,不禁想起自己的父親。不少網(wǎng)友在跟帖中回憶,小時候父母親如何辛苦賺錢養(yǎng)活一家人。
這位賣瓜的父親,展示了一個充滿愛和責任的形象。有一個兒子在上大學,一個女兒在上初中,家里負擔大,所以為了多賺幾塊錢,還剩下幾個西瓜,他也不愿打道回府。這應該只是這位普通父親的日常一幕,如果不是被人偶然拍攝上網(wǎng),就不會引起那么多人的感慨,而他的子女也就不一定能聽到父親袒露心跡,直白地表露對家庭的愛。
往更大里說,這位父親可謂是中國式父親的一個典型。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當上了父親后,尤其如此。無關城鄉(xiāng)區(qū)別,無關收入高低,人性都是一樣的,鄉(xiāng)下的父親為子女操心,城里的父親也不見得輕松多少。
從孩子牙牙學語,到上學,到踏入社會找工作,再到結婚生子,幾乎沒有一件事父母不掛在心上。所謂可憐天下父母心,莫不如此。慢慢地,子女長大成了父親母親,而父親母親的雙鬢已斑白。
以往影視、文學作品里,更多表現(xiàn)母親的愛,而較少涉及父親的愛與責任。就是過節(jié),母親節(jié)也比父親節(jié)來得熱鬧隆重。這和中國人的傳統(tǒng)觀念不無相關,所謂父愛如山,父親一般是一個沉默的、不茍言笑的形象,生活中也往往如此。當然,做子女的到了一定年紀,最終都會明白那并不代表父親不愛自己,只是愛的形式有所不同。這位讓人淚目的父親,喚起許多人對父愛的回憶。從這個角度看,這是一次成功的父愛形象表達。
在我們的學校里、課本里,確實有必要加強這方面的理念傳播和教育。父愛是一個家庭不可或缺的因素,如果只重視母愛而缺少對父愛的正確認知,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長。孩子離了母愛不行,離了父愛也會造成性格養(yǎng)成的缺失。讓子女更懂得父愛的表現(xiàn)形式,讓父親與子女之間的交流更加和諧融洽,就會減少許多不必要的誤會,從而增進親子關系。
這位辛苦的瓜農(nóng),以自己的方式闡釋了什么是父愛,什么是責任。在這點上,他和很多孩子身邊或“碼農(nóng)”或白領或公務員的父親,沒有什么兩樣。
據(jù)新華網(wǎng)
版權聲明:
凡文章來源為"蘭州新聞網(wǎng)"的稿件,均為蘭州新聞網(wǎng)獨家版權所有,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蘭州新聞網(wǎng)",并保留"蘭州新聞網(wǎng)"的電頭。如本網(wǎng)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