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聲音 火車站按摩椅將整改 其他地方還要拖到何時?
近日,“高鐵泰安站候車廳內按摩椅比例過多引發(fā)旅客不滿”的事件鬧得沸沸揚揚,輿論迅速引起了鐵路部門的重視。8月17日,國鐵集團官方公眾號發(fā)文稱,鐵路部門通報批評了該站存在按摩椅經營服務問題,并要求各地火車站舉一反三,認真查擺整改問題,確保多功能候車座椅狀態(tài)良好、經營規(guī)范,最大限度為旅客候車提供普惠性和差異化優(yōu)質服務。
國鐵集團的這一發(fā)聲,很給力,深受好評。比如,有網友說:“干了一件實事,支持!”
如何避免候車廳內按摩椅事件重演,鐵路部門提出建立三條要求,分別是:合理布設,便利旅客出行;加強檢查維護,改善旅客體驗;全面排查整改,依法合規(guī)經營。應該說,每一條要求都直擊要害,都回應了輿論關切。其實,車站候車廳內設置按摩椅并非不可,但有個前提,先滿足乘客的普惠要求。如果一股腦設置按摩椅,奉行的原則是想坐就掏錢,無疑剝奪了絕大多數(shù)人享受基本公共服務的權利。
按說,鐵路部門已就按摩椅事件發(fā)聲,并給出了明確要求,此事可以告一段落了。但是,該事件猶如一枚投入輿論水面的石子,引發(fā)的漣漪并未平息。
原因何在?不合理設置按摩椅的場合還有很多地方,比如一些機場候機大廳、電影院等。火車站已經整改,其他地方還要拖到何時?不能等到被公眾具體點名、輿論集中批評了以至引發(fā)輿情了才想起來整改。此外,公眾還關心,那些任意設置過多按摩椅的地方究竟藏著什么樣的潛規(guī)則?在候車廳等地,不是誰想設按摩椅就能設的,這個商業(yè)模式背后有沒有貓膩?正常情況下,這種設置是否應該招投標?具體的利益分成是否該公開透明?
說到底,檢驗相關工作的成效,最終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老百姓是否真正心悅誠服。小小的按摩椅,承載著民意,檢驗著相關部門的工作成色,如果處理不好就會激發(fā)矛盾,如果吃相不好就會影響乘客權益。因此,多聽聽公眾的心聲,多替百姓考慮,才不會陷入輿論的漩渦中。
據(jù)人民網
責任編輯:王旭偉
版權聲明:
凡文章來源為"蘭州新聞網"的稿件,均為蘭州新聞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蘭州新聞網",并保留"蘭州新聞網"的電頭。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