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暴乍起(一) ——中共甘肅特支在大革命時期的斗爭
在大革命風暴中誕生的中國共產(chǎn)黨甘肅特別支部,從1925年冬起,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以其卓越的斗爭,在甘肅革命史上寫下了不朽的篇章。這一時期,特支將一大批進步青年團結在自己周圍,形成了一股比較堅強的骨干力量,在斗爭中培養(yǎng)鍛煉了一些具有無產(chǎn)階級覺悟的戰(zhàn)士,為甘肅發(fā)展了最早的一批共產(chǎn)黨員,引導婦女群眾沖破封建禮教的束縛,投身大革命洪流,積極支持甘南藏族人民同封建軍閥展開不懈的斗爭;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終站在斗爭前列,同國民黨右派進行了反復的較量,從而為黨在甘肅的發(fā)展建設及其以后更加艱巨的革命斗爭,從思想上、組織上、政治上奠定了基礎。特支的活動在全省人民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得到了黨中央的充分肯定,在1926年11月5日《關于中央局報告》中曾明確指出:“甘肅工作的同志很好……”
(一)
1924年初,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積極推動下,孫中山先生主持召開了有共產(chǎn)黨人參加的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確定了“聯(lián)俄、聯(lián)共、扶助農(nóng)工”的三大政策。1925年“五卅”運動以后,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的革命人民反帝怒潮席卷全國,反軍閥斗爭如火如荼。
10月,駐守張家口的西北邊防督辦馮玉祥將軍,委派其國民聯(lián)軍第二師師長劉郁芬,率領全師,進駐甘肅。共產(chǎn)黨員宣俠父、錢崝泉、賈宗周、邱紀明和國民黨左派延國符等隨軍來到蘭州,掌管軍隊和督辦公署的政治工作大權。
接著,宣俠父等與先期回蘭州的共產(chǎn)黨員張一悟接上組織關系。1925年冬,黨在甘肅的第一個組織——中國共產(chǎn)黨甘肅特別支部誕生,張一悟任書記,宣俠父,錢崝泉為委員。黨員有賈宗周、壽躍南,李印平等。根據(jù)當時的歷史特點,特支的任務是:協(xié)助國民黨整理黨務,推動反帝反封建斗爭,宣傳新三民主義,宣傳共產(chǎn)主義,公開發(fā)展國民黨員,秘密發(fā)展共產(chǎn)黨員,積極開展民眾運動。
(二)
特支一經(jīng)成立,就以共產(chǎn)黨員和國民黨左派為骨干,組織各方面力量,展開了廣泛的革命宣傳活動。宣俠父,錢崝泉、賈宗周等以國民黨員的公開身份與合法地位,在軍隊、督辦公署、機關、學校發(fā)表了一系列的演說,張一悟等則依托甘肅籍的有利條件,活躍于學校和社會各階層。
他們宣講新三民主義、國民革命史和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歷史;闡明孫中山制訂的“聯(lián)俄、聯(lián)共、扶助農(nóng)工”三大政策的重要性;宣傳為什么國共要合作,實行北伐,驅逐帝國主義,打倒軍閥,廢除不平等條約的道理;介紹十月革命后蘇聯(lián)人民翻身解放的幸福生活等等。同時,在街頭組織出售《三民主義》、《建國大綱》、《帝國主義論》以及各類進步小說、詩歌等書刊,甚至《共產(chǎn)主義ABC》一類書籍也出現(xiàn)在書攤上。駐軍的營門兩側貼著“勿忘國恥”、“誓死救國”的大字標語。軍隊在行進途中,一路高歌“打倒列強,除軍閥,努力國民革命,齊奮斗!”經(jīng)宣俠父、錢崝泉爭取,由督辦公署撥出一筆款項,創(chuàng)辦了《民聲周刊》,省臨時黨部門前學生絡繹不絕地前來索要各類宣傳品。省立第一中學學生在錢崝泉組織領導下,以進步青年教師王陶為發(fā)起人,組織《醒社》,創(chuàng)辦了鉛印對開《醒社周刊》(又稱《一中周刊》)。《民聲》和《醒社》兩個刊物,刊載各種文章,宣傳革命道理,以喚起民眾,響應北伐戰(zhàn)爭。與此同時,各校聯(lián)合創(chuàng)辦的進化劇社也應運而生。在賈宗周的組織下,師生們因陋就簡,自籌服裝道具,排演《工人之家》、《愛國賊》、《徐錫麟革命記》等戲劇,錢崝泉幾乎每場必參加演出,王陶、王孔璋、丁尚謙、王有章等進步青年積極參加。晚會中穿插雙簧時,錢崝泉扮演的前臺角色滑稽逗人,每每使觀眾捧腹大笑,宣傳效果特別好。為救濟災民,特支還在皖江會館組織救災捐款演出。女教師談仲瑜、韓志惠、馮玉潔等和男同志一起登臺演出或在臺下出售瓜子。演出的全部收入交省黨部救濟災民。
革命思想的廣泛傳播,使甘肅的人民群眾耳目一新,精神振奮。國家的安危,民族的命運牽動著人們的心,要革帝國主義侵略者的命,要革封建軍閥的命的道理,家喻戶曉。大街小巷響起了“打倒軍閥,打倒列強”的革命歌聲。死氣沉沉的蘭州城呈現(xiàn)一派生機勃勃的革命新景象。
(三)
波瀾壯闊的大革命,使人們的精神境界發(fā)生了重大變化,新思想、新文化啟迪著、滋潤著長期被封建落后意識禁錮著的人們。傳播新思想、新文化的共產(chǎn)黨人日益受到人民群眾的普遍尊重。尤其宣俠父、錢崝泉、張一悟身上那種朝氣蓬勃的革命精神,樸素無華、平易近人的思想作風深深感染著許多渴求進步的青年,他們團結在特支周圍,積極接受特支分配的任務,經(jīng)過一段了解,一中教師王陶加入了黨的組織,成為特支在甘肅發(fā)展的第一名共產(chǎn)黨員。
特支在陸續(xù)發(fā)展了幾名黨員之后,1926下半年,國民革命軍北伐戰(zhàn)爭開始。9月,馮玉祥在五原誓師,就任國民聯(lián)軍總司令,宣布全軍加入國民黨,采納李大釗同志“固甘援陜,聯(lián)晉圖豫”的方針,率部參加北伐戰(zhàn)爭,部隊向陜西進發(fā)。
在大好形勢下,特支決定抓緊時機,培養(yǎng)骨干,加快建黨,以適應革命的迅猛發(fā)展,結合當時的條件,在方法上采取集體培訓和個別教育相結合。此時宣俠父已擔任劉郁芬的第二師政治處處長,延國符和錢崝泉分別擔任督辦公署政治處正副處長(延、錢之后由賈宗周任處長)。他們倡導舉辦政治人員訓練研究所,吸收平時靠攏黨的積極分子參加。同時,錢崝泉又與同屬北方區(qū)委領導的陜北黨組織取得聯(lián)系,并以國民聯(lián)軍少將軍銜身份,親往榆林、綏德、定邊等地,通過當?shù)攸h組織,招收40多名共產(chǎn)黨員和進步青年(多數(shù)在軍閥井岳秀部隊)到蘭州,一部分人參加政訓所或劉郁芬軍事政治學校,一部分人派到新疆等地開辟工作。返蘭途中錢崝泉還在銀川建立了中共寧夏特支,留下7名同志,李株銘擔任書記。同時還建立了國民黨寧夏黨部,領導成員多為共產(chǎn)黨員。
政治人員訓練研究所里延國符兼任所長,宣俠父、錢崝泉先后兼任教務主任,張一悟、邱紀明,壽耀南分別擔任講課和訓練工作。主要課程是《三民主義》和《建國大綱》等,也講授社會進化史和唯物史觀,從蘇聯(lián)歸來的包仲良專授俄文。政訓所里政治空氣相當濃厚,課講的深入淺出、具體生動,很受學員歡迎。軍事訓練一絲不茍,堂上堂下氣氛十分活躍,《國際歌》、《國民革命歌》、《工農(nóng)兵大聯(lián)合》、《少年先鋒隊歌》等革命歌聲,時時在所里飛揚。每周舉行的一次演講會,有力地吸引著學員,他們爭相登臺,不拿講稿,慷慨激昂地發(fā)表演說,鍛煉各自的口才,把學到的革命知識當堂抒發(fā)于眾。
政訓所辦得有聲有色,遠近聞名,象磁石吸引著進步的青年男女。許多人不請自來,坐在課堂一角,懷著好奇心想聽聽講些什么。女師附小教員馮玉潔第一次聽課就感到內容新鮮,有吸引力,老師在課堂上講打倒土豪劣紳的道理,打動了她,覺得說出了自己的心里話。以后,她就常常去聽課,逐漸地和政訓所里的同志熟悉了,覺悟提高了,走出校門,參加社會活動,不久加入了共產(chǎn)黨。到政訓所聽課的不僅有本地的青年,外地來的藏族青年也常來聽課。同一時期,國民黨也辦起省黨部訓練班,但這個訓練班為國民黨右派控制,因此,政訓所與國民黨右派發(fā)生了斗爭,“無論開會討論,一切行動,處處與臨時省黨部訓練班學生相沖突。顯然已分國共之異”。
經(jīng)過一段學習訓練,就是在政訓所的學員中涇渭也分明了。少部分學員明顯地暴露出國民黨右派面孔,企圖拉幫結派,培植勢力。錢崝泉、張一悟當即采取相應措施,對思想進步的學員加強個別輔導,利用課余時間給他們灌輸共產(chǎn)主義思想,講蘇聯(lián)十月革命斗爭等等,提高了學員的認識,思想覺悟有了新的飛躍,同右派劃清了界限,紛紛要求加入共產(chǎn)黨。到政訓所結業(yè)時,在40多名學員中,就有28人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
與此同時,特支還在社會上和學校中,通過各種方式接觸,鍛煉培養(yǎng)了一批先進分子,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考察,秘密吸收為共產(chǎn)黨員。當時黨的紀律很嚴,入黨后必須絕對保密,均以國民黨員身份活動;共產(chǎn)黨員之間不發(fā)生橫的聯(lián)系,閱讀文件或開黨小組會都是秘密進行。
(四)
1925年初冬的一天,宣俠父在督辦公署延國符辦公室遇上了嘉木樣五世之兄黃正清和翻譯三木旦。黃正清等人是因為青海省寧海鎮(zhèn)守使馬麒(馬步芳之父)自1918年入侵甘南以來,燒殺擄掠,橫征暴斂,在上訴北洋政府,各方要人均未解決的情況下,聽說國民聯(lián)軍到了蘭州,便率10人代表團前來申訴,請求解決。宣俠父聽過黃正清的陳述后,意識到與馬麒的斗爭,不僅是反軍閥的斗爭,更重要的是一場民族解放斗爭。第二天宣俠父來到代表的住地,詳細詢問了事件的全過程。他對黃正清等人說:“少數(shù)民族受壓迫,要解放,必須首先自己解放自己,掌握文化,有了覺悟,團結起來,對付馬家軍閥?!毙麄b父在與黃正清頻繁的接觸中,繼續(xù)不斷地開導他們要懂得天下不是一個馬麒,弱小民族要生存,必須團結起來,依靠自己的力量,才可以在任何時候戰(zhàn)勝外來的壓迫。他們相互敬重,十分投機,很快交成了朋友。不久,宣俠父介紹黃正清和三木旦加入了國民黨,黃正清并擔任了蘭州市黨部的監(jiān)察委員。同時黃正清為他起了一個藏族名字,叫札喜才仁。
宣俠父想到要提高民眾覺悟,首先必須使他們受教育,再逐步影響整個地區(qū),就向黃正清提議在蘭州成立藏民文化促進會,黃等欣然接受。在宣俠父的幫助下,文化促進會很快籌辦起來。文化促進會的會址設在蘭州的浙江會館內。在促進會里,漢藏兩族青年互教互學本民族的文字和語言。宣俠父每周必有兩天參加活動,他除給大家宣講革命形勢,啟發(fā)漢藏青年階級覺悟,還和另一位漢族同志專門給藏民教漢文漢話,黃正清也給宣俠父教藏文藏話。
1926年7月,宣俠父由三木旦等陪同,前往嘉木樣避難處——甘南俄拉草地(今瑪曲縣境)參扎寺。在俄拉草地,宣俠父會見了嘉木樣五世及其父親黃位中。在同黃位中等藏族上層人士長時間的交談中,宣俠父進一步了解了馬麒一伙軍閥侵占甘南,對平民殘酷的殺戮,窮兇極惡地掠奪罪行。他反復告訴大家:“一個民族只有提高自身的力量,才能不受外來的侵略和壓迫……,第一步是先團結近地的民眾,再由近及遠,聯(lián)絡所有的民眾,在整個組織之下,集結起來,然后提高一般人民的文化,充實自身的武力,只要這樣,就有10個馬麒也不敢壓迫你們了?!秉S位中等欣然地接受了宣俠父的指教。在宣俠父提議下,他們決定召集方圓400里部落頭人會議成立甘青藏民大同盟。
七、八天后,230多名頭人,各帶了四、五個護送者,聚集到俄拉草地,宣布甘青藏民大同盟正式成立。宣俠父解釋了大同盟的重要性,他再一次闡述“團結起來,自求生存”的道理。說著說著,他彎腰從地下薅起一扎青草,邊講邊比劃:一兩根草,一拉就斷,捆在一起用力拉,拉不斷。生動的比喻,深刻的道理,頭人們聽了非常信服激動,一個接著一個地站起來發(fā)言,一致?lián)碜o甘青藏民大同盟的成立。最后,盟主黃位中宣讀誓詞。
草原一行,耳聞目睹,更堅定了宣俠父為幫助民眾驅趕馬麒的決心?;氐教m州后立即幫助黃正清起草上告狀子,特別是由他擬定的散向全國的《甘邊藏民泣訴國人書》像一發(fā)重炮,打向了馬麒一伙軍閥,使他們驚恐不安。泣訴書中淋瀝盡致地揭發(fā)了馬麒軍在拉卜楞殘殺無辜百姓,占據(jù)拉卜楞寺院,實行敲骨吸髓的苛捐雜稅等一系列罪行。這一討馬檄文,同時也使督署當局害怕,唯恐惹惱馬麒,不準向全國散發(fā),宣俠父巧妙地將泣訴書卷在省臨時黨部外發(fā)的材料中間,順利地郵往全國各地。
這一場斗爭,沉重地打擊了反動軍閥馬麒的囂張氣焰,來自各方面迫使馬麒撤軍的壓力越來越大。1927年初,宣俠父隨軍北伐途經(jīng)西安,向國民軍聯(lián)軍駐陜總司令于右任鄭重提出,請于右任責令馬麒撤軍。于即給劉郁芬發(fā)電著其立刻解決,此時擔任督辦公署政治處長的賈宗周也親往甘南協(xié)助黃位中,遂使持續(xù)近10年之久的甘南民眾反馬斗爭取得最后勝利,馬麒的侵略軍終于被迫從甘南撤出。
由于在蘭州受到宣俠父、錢崝泉等同志的幫助教育,以及參與了將近兩年的各種斗爭,黃正清體會到人民要翻身求解放,不掌握文化是不行的,回到甘南他立即辦起了草原上第一所小學——拉卜楞藏民小學,他自己擔任校長。接著,又在果洛辦起康沙小學、康根小學,教員是由蘭州藏民文化促進會派去的。后來,嘉木樣五世又在拉卜楞寺院里辦起喇嘛職業(yè)學校,漢族教員黃明新?lián)谓虅罩魅?。接著又辦起一所女子學校,黃正清的妻子策仁娜姆擔任校長。這些學校使文化教育極其落后的甘南草原發(fā)生了重大變化,為藏族人民培養(yǎng)了一批人材,其中有的解放后擔任了縣委書記、縣長,更多的成了各基層政權的骨干。
1926年11月,宣俠父離開蘭州,就任馮部第三路軍政治處長隨軍東征,參加北伐戰(zhàn)爭。在河南洛陽,再次同馮玉樣見面。宣俠父在甘肅一年多的革命活動,馮玉祥早有所聞。這時,已經(jīng)開始右轉的馮玉祥對宣俠父說;“你只要不再為共產(chǎn)黨工作,我還要重用你?!毙麄b父答道:“你只要不變,我愿為你當一輩子馬夫!”這是不為權位所動的宣俠父,在國民軍里從事革命活動最后發(fā)出的落地有聲的鋼鐵般的語言。從此,他被“禮送”出國民軍了。隨著宣俠父的離開和錢崝泉的突然被捕,甘肅特支的活動陷入了低潮。
中共甘肅特別支部牢牢掌握革命的領導權,與國民黨右派分裂勢力展開的數(shù)次斗爭,保證了大革命時期蘭州地區(qū)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始終處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之下,按照黨的三大精神和國民黨一大的政策方針不斷向前發(fā)展,不僅給國民黨右派分裂勢力以堅決有力的打擊,而且震撼了那些企圖阻止、破壞革命的封建衛(wèi)道土和政客、野心家,鼓舞了人民群眾的革命斗志,鞏固和擴大了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純潔了革命隊伍,使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力量更加壯大,打倒列強、除軍閥的國民革命運動蓬勃發(fā)展。在斗爭中,特支成員以爭奪革命領導權為核心,以團結國民黨左派、號召廣大國民黨員揭露右派分子的分裂破壞罪行,廣泛發(fā)動人民群眾形成強大的社會輿論為基本策略,有組織、有步驟地取得了斗爭的勝利,不僅使剛剛成立的黨組織在斗爭中得到了鍛煉,而且顯現(xiàn)了特支成員堅定正確的政治原則和斗爭藝術,為黨在蘭州地區(qū)早期的革命斗爭史寫下了精彩的一頁。
□本版由中共蘭州市委黨史辦公室與蘭州日報合辦
版權聲明:
凡文章來源為"蘭州新聞網(wǎng)"的稿件,均為蘭州新聞網(wǎng)獨家版權所有,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蘭州新聞網(wǎng)",并保留"蘭州新聞網(wǎng)"的電頭。如本網(wǎng)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