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大學七烈士
蘭大校園毓秀湖畔蒼松傲立翠柳成蔭,在楊柳枝邊,有一座古樸端莊的石碑,紀念蘭州解放前夕七位為共和國解放事業(yè)而犧牲的蘭大英烈。他們分別是:陳仙洲、程萬里、魏郁、焦?jié)嵢?、陳敬宇、李承安、楊懷仁。在風云激蕩的時局中,以蘭州大學七烈士為代表的中共地下黨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可歌可泣的斗爭,最終為祖國的解放事業(yè)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7月21日,蘭州大學的程萬里、楊懷仁(蘭大附中教員)不幸被捕。6天后,陳仙洲、魏郁也被捕入獄。在嚴刑拷打下,他們堅貞不屈。8月9日,程萬里、楊懷仁被殺害。8月11日、8月21日,陳仙洲、魏郁也分別英勇就義。9月18日,在半年前赴延安途中被捕入獄的蘭州大學學生焦?jié)嵢?、陳敬宇、李承安,也被從蘭州撤退的國民黨軍警押解至張掖殺害。
犧牲的蘭大七君子
陳仙洲:男,甘肅臨洮人,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1946年考入蘭州大學,俄文系二年級學生,任蘭州市學生聯(lián)合委員會書記,中共皋榆工委蘭大支書,領(lǐng)導(dǎo)大中小學黨的組織。1949年7月27日夜12時被捕,同年8月21日下午9時遇難。時年30歲。
程萬里:男,山東人,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蘭州大學附屬中學任教,與陳仙洲烈士同做黨的地下工作。1949年7月21日被捕,同年8月9日殉難。時年32歲。
魏郁:男,甘肅臨洮人,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蘭州大學歷史系助教,任中共隴右工委蘭大支書。與陳仙洲烈士同時被捕,同年8月21日夜殉難。時年29歲。
焦?jié)嵢纾耗?,河南洛陽人,進步人士。1947年秋到蘭州大學讀書,系俄文系二年級學生。1949年2月26日被捕,同年9月16日在張掖殉難。時年29歲。
陳敬宇:男,河南偃城人,進步人士。1946年考入蘭州大學,植物系二年級學生。與焦?jié)嵢缤瑫r被捕,先后殉難。時年24歲。
李承安:男,河南鞏縣人,進步人士。蘭州大學法律系二年級學生。與焦陳二烈士同時被捕,先后殉難。時年24歲。
楊懷仁:男,甘肅文縣人,進步人士。1941年起,任蘭州大學附屬中學教員。1949年7月21日被捕,同年8月9日殉難。時年29歲。
學校多次開展學生運動與敵人展開斗爭
除了積極學習理論知識外,蘭大中共黨員通過組織多次學生運動,與敵人展開實際斗爭。內(nèi)戰(zhàn)后,國統(tǒng)區(qū)經(jīng)濟全面惡化,物價飛漲,嚴重影響學校師生生活,許多學生因家庭破產(chǎn)、無力承擔上學費用而被迫輟學。面對這樣的現(xiàn)實,全國各地越來越多學生加入“反饑餓,反內(nèi)戰(zhàn)”的斗爭。1947年6月1日,蘭大學生在校園里貼出“內(nèi)戰(zhàn)不止,民何以為”和“我們要飯吃,要自由”等標語,號召全校同學第二天罷課、上街游行。校內(nèi)的三青團組織與混入學校的特務(wù)一起,企圖阻撓、破壞學生的抗議行動。6月2日清晨,甘肅當局突然出動大批荷槍實彈的軍警,包圍蘭大校園,把學生游行隊伍堵在校園里。憲兵二十二團開出架著機槍的汽車,封鎖校門。
萃英門附近的城墻上也架起了機槍,聲言學生只要走出校門,即開槍掃射。當天的游行雖被當局武力扼殺,但廣大學生仍拒絕復(fù)課。蘭大校長辛樹幟聞訊從外地趕回學校,與學生代表會談。學生代表按照學生黨支部書記陳仙洲吩咐,提出“要復(fù)課,必須先讓特務(wù)退出校園”的條件。當特務(wù)退出校園后,學生才宣布復(fù)課。
烈士泣血寫下壯志遺書
陳仙洲被迫害之前,用手指在地面留下遺囑:“余為國為民,獻身革命;大志未遂,身遭先死;時不假我,可嘆可惜!幸革命大業(yè),略具端緒;解民羈絆,出民水火,我死民生,可慶可歌?!?/p>
程萬里在艱苦的歲月仍不忘鼓勵獄友:“你們不論是否是共產(chǎn)黨員,都要挺住,不能當軟骨頭,到了這里,別想活著出去。”敵人將滾油澆在他身上,打斷了他的雙腿,他爬到墻邊用鮮血寫下了“不為衣食不為官,人民生活總?cè)讨徊陡试革嬋兴?,不負讀書二十年”。最后,遍體鱗傷的程萬里被敵人用繩子活活勒死在沙溝監(jiān)獄。
版權(quán)聲明:
凡文章來源為"蘭州新聞網(wǎng)"的稿件,均為蘭州新聞網(wǎng)獨家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或鏡像;授權(quán)轉(zhuǎn)載必須注明來源為"蘭州新聞網(wǎng)",并保留"蘭州新聞網(wǎng)"的電頭。如本網(wǎng)轉(zhuǎn)載稿涉及版權(quán)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