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體驗讓紅色精神潤入心田 我市以全方位創(chuàng)新舉措為建黨百年營造濃厚氛圍
“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彪S著建黨100周年喜慶時刻的逐漸臨近,在城市的各個角落里、在城市的各類人群中,無不被紅色的元素所映染。
坐在公交車上、地鐵上,走進社區(qū)、學校、企業(yè)、單位,慶祝建黨100周年的活動無處不在,這些就在市民身邊的活動,為熱烈慶祝建黨100周年和黨史學習教育營造了濃厚的社會氛圍,更讓市民們融入其中。
公交車變身黨史學習教育“移動課堂”
公交車是劉惠每天出行上下班的主要交通工具,最近她發(fā)現(xiàn)自己所乘的公交車有了不小的變化,車體上和車廂里都多了黨史學習教育的紅色公益廣告。她告訴記者:“喜迎建黨100周年,我們每個人的心里都非常激動,現(xiàn)在上下班途中也能感受到濃濃的氛圍真的很好。我們都要感謝中國共產黨給了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
據(jù)了解,為提升市民共同參與黨史學習教育新高潮,蘭州公交集團借助自身優(yōu)勢,將運營車輛變身為黨史學習教育“移動課堂”,這一舉措涉及市內55條公交運營線路中的537臺車,目前已覆蓋蘭州市區(qū)主要交通干道。此外,該集團2619臺公交車尾屏、1050臺出租車頂燈,249座公交智能站牌,每天滾動播放發(fā)布黨史學習教育及慶祝建黨100周年宣傳標語達470萬頻次,讓廣大市民在候車或乘車時,可隨時學習了解黨的奮斗歷史,接受紅色教育,增強了黨史學習教育的實效性和創(chuàng)新性。
蘭州公交集團監(jiān)事會主席張穎莉說:“我們通過紅色專線和車身紅色公益廣告,為市民了解紅色文化、學習黨的理論、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了一個更加便利、個性化的宣傳平臺。形成蘭州市黨史學習教育的新風尚、新窗口,有助于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學習黨史,激發(fā)工作熱情,進一步增強黨史學習教育的影響力和滲透力?!?/p>
“黨史學習教育”主題列車獲市民點贊
日前,團市委、市民宗委、市委直屬機關工委聯(lián)合組織開展的“學習中國共產黨百年黨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專題宣講走進蘭州市軌道交通有限公司,150多名團員青年代表現(xiàn)場聆聽宣講。與此同時,蘭州軌道交通1號線“黨史學習教育”主題列車也正式上線,其明亮的設計、豐富的內容,形式多樣的黨史學習教育展示方式獲得市民乘客一致好評。
蘭州軌道交通1號線開通以來,乘坐地鐵就成了很多人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巨大的客流量也讓1號線成了黨史學習有效的陣地。地鐵黨史學習教育主題列車里不僅全方位展示了中國共產黨百年經歷,更是將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中國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繪制其中,仔細閱讀全部內容后就能真切感受到“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這十二個字的真諦。在主題列車上,大家紛紛拿起手機拍照留念,或仔細閱讀車廂里的黨史故事,或認真觀看地鐵車載電視系統(tǒng)上的教育紀錄片,無論是老人、青年、學生,都被主題列車里所展示的內容深深吸引。
“融入其中在學習?!边@是給我最直接的感受,乘客張濤告訴記者。他說:“平常學習黨史、學習政治理論知識只能在書本里、電視上和‘學習強國’手機平臺中,雖然有寫筆記,但始終讓我感覺隔著一層紗,而在上下班過程中乘坐‘黨史學習教育’主題列車,不僅形式新穎、鮮活,最主要的是接受起來更加的直接、有效。真的非常不錯,我必須為這趟紅色列車點贊!”
童心向黨青少年向黨獻祝福
形式多樣的慶祝建黨100周年主題活動,不僅影響著成年人,青少年也深受教育,而且作為祖國的接班人、紅色基因的傳承人,我市青少年們更是用自己的方式向黨獻禮。
“五泉老街杯”童心向黨慶祝建黨100周年少兒詩歌朗誦決賽日前舉行。大賽現(xiàn)場,52個優(yōu)秀作品依次展演,朗誦者聲音清脆洪亮、聲情并茂,配上優(yōu)美的音樂以及與詩文意境一致的背景,給現(xiàn)場的來賓呈現(xiàn)了一場震撼心靈的視聽盛宴。
在選手們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和極具感染力的表現(xiàn)之下,《紅船從南湖起航》《我有祖國我有母語》《閃光的日子》《讀中國》等經典朗誦精彩呈現(xiàn),展現(xiàn)百年黨史的波瀾壯闊,歌頌國家的繁榮興盛、社會的發(fā)展進步以及人民的幸福生活。
在城關區(qū)五里鋪小學,學校邀請駐蘭某部隊蘭州測繪大隊官兵以《初心向黨慶百年 肝膽忠誠鑄軍魂》為題開展紅色教育專題講座。五里鋪小學近200名師生聆聽了講座。當日,駐蘭某部隊蘭州測繪大隊官兵,從中國人民解放軍概述和回顧英雄歷史、珍惜幸福生活等方面,以短視頻、故事案例等方式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講座普及了許多鮮為人知的國防知識,還講述了飛奪瀘定橋、董存瑞、邱少云等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通過此次活動,五里鋪小學學子進一步認識了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取得的偉大成就,增強了愛黨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孔德勝
版權聲明:
凡文章來源為"蘭州新聞網"的稿件,均為蘭州新聞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蘭州新聞網",并保留"蘭州新聞網"的電頭。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