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數風流人物 “董振堂是堅決革命的同志”

甘肅省高臺縣烈士陵園中,長眠著這樣一位英烈——黨中央在陜西寶塔山下為他舉行追悼會,在追悼會上毛澤東評價他說:“路遙知馬力,董振堂是堅決革命的同志?!?/p>
董振堂1937年犧牲于高臺縣,是紅軍犧牲的最高級別將領之一。2009年9月,他被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等11個部門評選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
董振堂1895年出生于河北省新河縣一個農民家庭。1917年考入北京清河陸軍中學,1923年畢業(yè)于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yè)后投身于馮玉祥的西北軍,因戰(zhàn)功顯赫,由排長逐級遞升至師長。1930年,中原大戰(zhàn)后被國民革命軍收編,任26路軍第73旅旅長。
1931年,董振堂被調到江西“剿共”?!熬乓话恕笔伦兒?,他反對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思想日益傾向革命。同年12月14日和趙博生、季振同等率領第26路軍1.7萬余名官兵舉行寧都起義,宣布加入紅軍,在中國革命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起義部隊被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5軍團,董振堂任軍團副總指揮兼第13軍軍長,后任軍團長。他先后率部參加贛州、漳州、南雄水口等戰(zhàn)役戰(zhàn)斗,屢立戰(zhàn)功,曾獲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授予的紅旗勛章。
1932年,董振堂加入中國共產黨。他把多年積攢下來的3000塊銀元全部作為黨費上交。這事在紅軍中傳開,也驚動了毛澤東。毛澤東親自找他談話,讓他給自己留些錢,給家里也寄點。他說:“現在我當了紅軍,又入了黨,留著這些錢也沒有用了,我要把一切獻給黨,甚至連生命也獻給黨!”在毛澤東的百般勸說下,他才留下300塊銀元,其余全部作為了黨費。
1934年10月,董振堂率部參加長征,紅5軍團擔任最艱苦的后衛(wèi)任務,多次完成阻擊國民黨軍的任務,為保障中央紅軍主力北上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紅5軍團因此榮膺“鐵流后衛(wèi)”的光榮稱號。
1935年6月,第一、四方面軍會師后第5軍團改稱第5軍,董振堂任軍長。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會寧會師后,紅5軍被編入西路軍,向寧夏、甘肅、新疆方向進發(fā)。
1937年的1月1日,董振堂率部占領高臺縣,建立了蘇維埃政府,組建了由當地青壯年組成的“抗日救國義勇軍”。1月12日,董振堂率部在甘肅高臺縣城與六七倍于己的敵人浴血苦戰(zhàn),戰(zhàn)至最后一人一彈,于20日壯烈犧牲。時年42歲。
為了紀念董振堂,河北省新河縣建有振堂公園、振堂中學、董振堂紀念館等。石家莊華北軍區(qū)烈士陵園和甘肅省高臺縣烈士陵園內,都建有董振堂紀念碑亭。
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董振堂的生命停留在了河西走廊,但他為中國革命作出的巨大貢獻沒有被忘記,他的英雄事跡和英雄精神永遠是激勵我們前行的強大力量。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彭維國
版權聲明:
凡文章來源為"蘭州新聞網"的稿件,均為蘭州新聞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蘭州新聞網",并保留"蘭州新聞網"的電頭。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