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五月激情中文在线|免费大片黄在线观看香蕉|永久亚洲精品ww在线观看|超级碰在线观看视频97

        1. <tt id="nem7v"></tt>
          <strike id="nem7v"><strike id="nem7v"><strong id="nem7v"></strong></strike></strike>
          <strike id="nem7v"><fieldset id="nem7v"><listing id="nem7v"></listing></fieldset></strike>
        2. <div id="nem7v"></div>

          手機蘭州新聞網

          首頁| 蘭州| 新聞| 政務| 房產| 旅游| 汽車| 教育| 財經|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業(yè)| 企業(yè)| 蘭州日報| 蘭州晚報| 全媒體矩陣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本網專題>最新報道> 正文

          芝山紅樓輝映漳州

          2021-09-01 06:34:23 智能朗讀:

          芝山紅樓  游斐淵  攝

          漳州市是福建省重要的革命蘇區(qū)老區(qū),歷史上多次發(fā)生對中國革命進程有重大影響的事件,紅色遺址眾多。薌城區(qū)芝山大院內有座三層小洋樓是“毛主席率領紅軍攻克漳州紀念館”,人們親切地稱它為“芝山紅樓”。東征漳州勝利后,毛澤東同志便居住于此,指揮紅軍進漳期間各項工作。89年來,綠蔭掩映的芝山紅樓守護著漳州人的榮耀。

          走進“芝山紅樓”,一件件陳列物以及視頻短片中激烈的槍炮聲讓人仿佛置身那個風雨如磐的年代。

          1932年春,贛州戰(zhàn)役嚴重失利,中國工農紅軍從贛州撤圍。毛澤東提出向敵軍薄弱地區(qū)發(fā)展,但遭強烈反對。此時傳來消息,粵東國民黨軍進犯根據(jù)地,鞏固閩西蘇區(qū)成為首要任務。蘇區(qū)中央局審時度勢同意毛澤東、林彪、聶榮臻的建議,決定把中路軍改稱東路軍,揮師閩西。毛澤東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主席和中革軍委委員身份,隨軍東征福建。

          進入長汀后,毛澤東綜合分析時局,深感東路軍要執(zhí)行入閩作戰(zhàn),鞏固閩西蘇區(qū),壓制廈門沿海日本侵略勢力,必須“打出外線”。于是他連續(xù)致電在瑞金的周恩來,提出:東路軍“必須直下漳泉,方能調動敵人,求得戰(zhàn)爭,展開時局……”周恩來對這一建議很重視,立刻啟程親自到長汀了解情況。1932年4月初,周恩來、毛澤東等在中共福建省委駐地召開軍事聯(lián)席會議,做出東征漳州的重要決定。

          當時閩南黨組織和工農游擊隊已形成較好革命基礎,且漳州經濟富庶,地理易攻難守,東征漳州是最好的選擇。會后,毛澤東率領由紅一、五軍團組成的東路軍一路從龍巖長汀直下漳州,于1932年4月20日攻克漳州。

          龍巖考塘戰(zhàn)斗之勝,打開了東征漳州的大門。漳州天寶決戰(zhàn)勝利,紅軍進入漳州城的最后一道要隘被打開。如今漳州薌城區(qū)與南靖縣交界處的風霜嶺、十字嶺依舊保留著當時紅軍攻打國民黨漳州守軍的遺址。那場慘烈的戰(zhàn)斗中,十字嶺守敵占據(jù)高地以機槍連為前鋒瘋狂掃射。紅軍前鋒部隊發(fā)起數(shù)次沖鋒均未奏效,鮮血染紅山澗。關鍵時刻,毛澤東親自到前沿陣地寨前山指揮,加強兵力攻上十字嶺邊上的五峰山,從五峰山向十字嶺俯沖,敵軍土崩瓦解……

          漳州戰(zhàn)役的勝利對鞏固閩西蘇區(qū),震懾沿海日本侵略勢力,發(fā)展閩南革命新局面,支援廣東東江根據(jù)地人民的斗爭起了重要作用,也為紅軍此后作戰(zhàn)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這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中央紅軍遠離根據(jù)地集中兵力外線作戰(zhàn),攻打中等城市的一次成功戰(zhàn)例,也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一次偉大勝利。

          這一戰(zhàn)役中央紅軍共殲敵4個團,俘敵1674人,繳獲大量軍事戰(zhàn)備物資,并第一次繳獲飛機,不僅提升了戰(zhàn)斗力,更重要的是鼓舞了軍心。

          進漳后紅軍嚴守毛澤東制定的籌款政策,以鐵的紀律和模范行動贏得百姓的理解信任,共籌到100多萬銀元及食品、藥品、布匹等大量物資。之后,紅軍把在漳籌到的銀元重新熔制成蘇區(qū)貨幣,為穩(wěn)定蘇區(qū)金融、發(fā)展經濟作出貢獻。這些款項和物資為紅軍勝利粉碎蔣介石第四次“圍剿”及后來二萬五千里長征奠定重要的物質基礎。

          紅軍東征漳州與“平和暴動”和“閩粵邊三年游擊戰(zhàn)爭”一起成為漳州載入《中國共產黨歷史(1921-1949)》的三件大事。

          紅軍在漳的短暫停留為漳州大地播下革命的火種和信念。紅軍革命精神穿越時空,成為激勵漳州人民戰(zhàn)勝困難、勇往直前的寶貴精神財富。而今,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到全國文明城市,再到中國十大“心儀之城”,漳州獲得一張又一張閃亮的名片。“十三五”期間,全市生產總值接連突破三千億元、四千億元大關,提前四年完成比2010年翻一番的小康目標。脫貧攻堅高質量完成,183個貧困村全部摘帽,3個省級扶貧開發(fā)工作重點縣全部退出。產業(yè)結構不斷優(yōu)化,改革創(chuàng)新不斷深化,對外開放不斷擴大,生態(tài)建設不斷進步,民生福祉不斷提升,社會保持和諧穩(wěn)定,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tài)文明建設取得新進展、邁出新步伐。

          閩南日報記者 沈毅玲 鄭俊珺

          ■短評

          “五種精神”激勵漳州一路向前

          89年前,毛澤東同志率領中國工農紅軍東路軍攻克漳州,被載入中國共產黨史冊。89年后,“東征凱歌”依然在漳州上空高揚回旋,漳州人民從不曾忘記這段熠熠生輝的革命歷史。

          中央紅軍在漳州留下了光輝的足跡,也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89年來,漳州人民一以貫之地弘揚“紅軍東征漳州”革命精神,艱苦奮斗,戰(zhàn)勝困難,勇往直前,取得了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光輝成就?!凹t軍東征漳州”革命精神和谷文昌創(chuàng)業(yè)精神、龍江大局精神、中國女排拼搏精神、“漳州110”服務精神共同構成了漳州“五種精神”,成為激勵漳州人民再接再厲、一路向前的力量源泉。

          □邱丹燕

          來源: 蘭州日報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