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快看】震后重建的“團結村”
①拆除危房時。
②丁睿和孩子們。
③甘肅積石山縣劉集鄉(xiāng)團結村五社安置點。
④電力公司的工作人員在拆除電線。
震后重建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房屋需要重建,生活需要重建,秩序也需要重建。
馬小云的電腦上同時打開了七個表格,他是甘肅積石山保安族東鄉(xiāng)族撒拉族自治縣劉集鄉(xiāng)團結村的村干部。這段時間,其他人都扎在村里,村委會辦公室只留下馬小云一人,安排給他的工作是負責抗震救災重建期間村里所有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和上報。
接電話、問情況、填表格,時不時還有受災群眾來這里,馬小云會放下手頭的工作,安撫他們的情緒,解決問題。工作間隙,他告訴我們,這幾天的情況好多了,吃的住的都安排得穩(wěn)當。
距離積石山6.2級地震已過去20天。在大部分救援隊伍完成任務撤出積石山縣后,這里的道路已沒有前幾天那么擁堵,村子也逐漸恢復以往的平靜。
“前幾天,院子里堆滿了救災物資,擠滿了救援車輛。”馬小云從電腦屏幕前抬了抬頭,指著辦公室前空曠的院子說,“現(xiàn)在,他們走了,留給積石山的任務是重建?!?/p>
村民大會
劉集鄉(xiāng)是這次地震四個重災鄉(xiāng)鎮(zhèn)之一,而馬小云所在的團結村距震中柳溝鄉(xiāng)只有20公里左右。
團結村是一個多民族雜居的村子,一共380多戶,分為六個合作社,1800余人。馬小云告訴我們,村內有保安族、東鄉(xiāng)族、撒拉族、回族、土族、藏族、羌族等八個少數(shù)民族,比如五社就以保安族為主,一社是漢族和回族雜居。
據(jù)村里老人講,之所以叫團結村,是因為村里的人都很團結,混雜交錯居住在一起,基本沒有發(fā)生過矛盾。
這種團結在地震中有所體現(xiàn)。地震發(fā)生后,村支書韓凱帶著馬小云他們組織起了一支30余人的小分隊,分別到村里挨家挨戶敲門救援,全村及時撤離,避免了更多的人員傷亡。
從馬小云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上看,這次地震不僅造成了人員傷亡,上千間村民住宅受損嚴重。“初步評估的房屋安全結果顯示,村里90%以上的房屋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害,處于不得入住狀態(tài)。只有20戶的房子被鑒定為安全,不到10戶的房子可以入住。因為擔心余震及次生災害發(fā)生,村民都集中轉移到安置點?!?/p>
地震發(fā)生后的第十天,也就是2023年12月27日,歷經(jīng)應急救援和過渡安置后,村民的生活逐漸安穩(wěn)。當天,韓凱召集開了震后第一次村民大會,討論災后恢復重建等問題。
“我們家的房屋被鑒定為安全,可以入住,如果整社搬遷安置,我該怎么辦?”
“我們家的房屋今年剛建好,買了家具、鋪了地暖,正等著入住,受到地震的影響也不大,這該怎么辦?”
……
村民大會上,參會的合作社社長、有威望的鄉(xiāng)賢,一個問題接一個。韓凱說:“這些問題都是災后恢復重建中的關鍵,如果不能妥善解決,遲早會影響到村民的生活,村民也不會滿意。”
團結村一社到四社在海拔較低的省道兩側,地勢平坦;五社六社位于小山坡上,道路不方便、交通狀況復雜。
五社社長馬占林帶著我們在村里走了一圈,從高處望去,五社的房屋像是建在一個梭子上。村子的兩側是懸崖,北側較陡,落差30米左右;南側相對較緩,但有一條深溝容易積水。
“地震發(fā)生前,五社六社發(fā)生過幾次滑坡?!瘪R占林還記得2018年夏季的那場大雨,下得很急,北側山體隨著雨水下陷,著實讓人害怕。馬占林站在北側盡頭,“下面是另外一個鄉(xiāng)的村子,好幾年前因為生態(tài)整治,路好地也好?!?/p>
地震發(fā)生后,五社只剩下幾處房屋被認定為安全,其他房屋受損嚴重。他們大部分人希望借著災后重建進行整體搬遷,搬到像一社到四社那樣平坦的地方,統(tǒng)一規(guī)劃安置。
一社到四社的村民覺得在原址上進行重建比較好。馬小云說:“盡管恢復重建的具體方案還沒有確定下來,我們也不能等著,把大家聚起來就是想摸清楚村民的想法和現(xiàn)實需求?!?/p>
當天村民大會的另一個議題是安置點的秩序。
積石山縣海拔1787米至4308米,呈西南高、東北低。全縣含山地、高山綜合氣候特征,冬季漫長寒冷。這意味大部分重建工作要等到開春凍土期結束后才能進行。在這之前,受災群眾要長時間住在固定性過渡安置的活動板房內。
面對幾百人的安置點,村兩委要保障他們在板房內的安全。因此,村民大會上,他們和村民“約法三章”:首先不能私自亂接電線,學會使用滅火器;第二是要打掃衛(wèi)生,及時清理自家生活垃圾,不能隨地大小便;第三要注重鄰里和睦,尊重民族習俗,不能聚眾賭博、酗酒……
拆除危房
村民大會召開后的第三天。
第一合作社一處平地前站滿了人:武警官兵幫著村民從房屋里一件一件搬運家具,韓凱拿著一張房屋受損情況表反復向村民確認,小型挖掘機師傅坐在駕駛艙等著指令。
就在前一天,甘肅省抗震救災指揮部舉行了積石山6.2級地震第五場新聞發(fā)布會,積石山縣大河家鎮(zhèn)、石塬鎮(zhèn)、柳溝鄉(xiāng)、劉集鄉(xiāng)等4個重災鄉(xiāng)鎮(zhèn)需要安置的受災群眾已搬入活動板房,抗震救災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全面轉入災后恢復重建階段。
重建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邁出重建的第一步是分批次拆除因地震影響被鑒定為危房的民房。
一社村民趙生發(fā)的房屋位于道路十字路口,不到兩米的鄉(xiāng)間小道被震落地的紅磚占去了三分之一的空間。他們家房屋大部分外墻脫落,大門重心依靠另一側的墻體支撐,搖搖欲墜。
再往前是一社社長龔發(fā)輝家,他們家受損情況比趙生發(fā)家好一些,房屋基本保持了原狀,墻面有多處裂縫。地震發(fā)生時,龔發(fā)輝被重物砸傷,還在醫(yī)院治療。她的丈夫和孩子正在整理家里還用得上的物品,搬到最里面的一間房里暫時存放。
夾在兩家中間的是村民石亮亮家,她和媽媽早已不在一社居住,搬去了村里其他合作社。去年,石亮亮他們在這里新建了圍墻和大門以確定自己的房屋面積。
“在路口架幾個路障,再確認村里的電是否停了?!瘪R如花和韓凱等村干部一再溝通,確保安全。馬如花是積石山縣人大的干部,這幾天她被派到團結村負責災后恢復重建和過冬安置等工作的協(xié)調。
“沒問題,拆吧?!眻F結村第一處排危除險工作就這樣展開。
小型挖掘機師傅加足馬力,第一下推倒了破損的墻面,再來幾下推倒了大門。趙生發(fā)和他的妻子站在遠處,看著被拆掉的房子,用頭巾擦了擦眼角的淚水。
挖掘機緩緩從廢墟往上進行作業(yè),一不留神,差點兒被旁邊掉落的磚頭砸到?!巴R幌?,停一下。注意安全!”馬如花趕緊叫停。
馬如花告訴我們,現(xiàn)階段村里組建了一支排危除險隊伍,要先拆除六個合作社主干道或安置點兩旁的危房,以免村民受到房屋垮塌的二次傷害,再有序拆除其他危房。
從房屋受損情況表上可以看到,大致分為了這幾類:整體拆除,部分拆除,可修繕保留,保留?!斑@些鑒定結果是由縣住建部門統(tǒng)一標準,并派專家團隊到村里進行評估而來的?!?/p>
拆除工作一開始并不順利。因為是第一處拆除,馬如花需要協(xié)調很多內容,如怎么拆、拆哪部分,都要村里的干部盯著?!拔覀冃枰獙邮┕り牶头课莸闹魅耍源_保不要拆錯房屋。有些房子暫時不需要拆除,還能作為儲物間?!?/p>
房屋前是挖掘機在作業(yè),電線桿上是電力公司的工作人員在拆除電線。
“施工前,我們很早就把村里的電停了。一方面,停電后,受災群眾起碼晚上不會偷偷回家;另一方面,拆除危房時不會受到電的傷害?!瘪R如花說。
拆除過程中,馬如花他們也遇到了新問題,大家都將家具、家電搬到空地,東西一多會發(fā)現(xiàn)沒有那么多地方存放。再者,長時間暴露在外面,一場雪的工夫,這些家具、家電會成為廢品。
“安置點也放不了多少,我們會想辦法把應急的帳篷搬過來?!?/p>
臨時的家
從村委會辦公室出來,沿著省道往下走不到十米是一社二社的集中安置點?!罢鸷蟀仓貌扇〉氖羌邪仓煤头稚仓孟嘟Y合的方式?!眲⒓l(xiāng)包村干部馬滿蘇帶我們來到集中安置點。
“地震發(fā)生后,遵循就近原則,我們先疏散村民,在空曠地搭建了過渡帳篷。帳篷里有取暖設備、能通電、有飯吃。從第三天開始,陸續(xù)搭建活動板房?!彼a充說。
團結村現(xiàn)有活動板房近400間,去年12月28日晚上,全村六社的村民已全部入住。馬滿蘇也提到,相比一社到四社,五社六社活動板房的建設要慢一些。
“并不是說五社六社受災情況比其他合作社嚴重,他們在山上,還是受制于地理位置?!瘪R滿蘇解釋,在運輸板房之初,工程隊的車太大,去往五社六社的道路比較陡,路面還有結冰。建設的大型機械上不去,后來換了另一家工程隊,五社六社的活動板房建設工作才得以開展。
見到馬小明的時候,他正將家具、家電搬到活動板房里。馬小明是六社的村民,常年在青海務工,從事電焊工作。
從手機上看到家鄉(xiāng)發(fā)生地震的消息后,他和同樣在外務工的弟弟連夜趕回家?!凹依锒际抢先?、小孩,心里十分擔心。好在他們沒有受傷,等安置好他們后,我們又要回青海?!?/p>
像馬小明這樣外出務工的年輕人,團結村有700-800人。很多人都是在地震發(fā)生后,趕回家?guī)兔Π仓?,等過幾天又要回去工作。韓凱說:“村里年輕人外出務工主要在工廠和拉面館工作,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啟動后,我們也鼓勵他們就地就業(yè)。不管外出還是就業(yè),總之不能閑著,無所事事?!?/p>
馬滿蘇帶著我們在每個安置點走了一圈,他說到,安置點組建了自我管理委員會和臨時黨支部。
“在板房搭建過程中,我們嚴格按照受災群眾安置點的建設要求,確保每個安置點道路通暢,水電、網(wǎng)絡信號全部接入,廁所按比例配備,火爐、煤炭按戶配發(fā),達到了通暖、通廁、通水、通電、通訊的‘五通’要求。”馬滿蘇說。
五社安置點前,村民在每個活動板房上插了一面國旗,橫幅標語“用自己的手,建自己的家園”貼在了最顯眼處。馬滿蘇告訴我們,妥善安置受災群眾,讓他們溫暖過冬,在比較寒冷的冬季,吃上熱飯、住上熱房子,這些都是基本要求。接下來的事就是要提升大家的信心,發(fā)動大家參與災后恢復重建。
去年12月25日,甘肅省積石山縣6.2級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協(xié)調指導小組正式成立。消息稱,預計2024年1月15日前完成居民住房和村鎮(zhèn)建設選址工作,確保居民住房于2024年10月底前建成入住。
就目前災后恢復重建的安排看,村民需要在固定性過渡活動板房里等待新家建設完成。
“安置點有警務室、醫(yī)務室、物資發(fā)放點,生活有了保障?!瘪R小明收拾著房間說,“要是在安置點裝上幾個路燈就好了?!?/p>
新年火鍋
何紹平是團結小學的老師,這段時間他成為團結小學臨時教學點的執(zhí)行校長,負責臨時教學點的工作。
團結小學一到六年級共有學生130人,幼兒園學生40多人,學校教職工17人。
地震發(fā)生后,全縣學校不同程度受損,部分學校損毀嚴重。地震發(fā)生后的第二天,積石山縣所有學校暫時停課。何紹平趕到學校時,發(fā)現(xiàn)教室已經(jīng)不能使用。
按照縣教育部門對復課、返校的安排,去年12月24日,何紹平他們組織老師將學校里的課桌搬出來,以活動板房安置點為中心,村民駐扎在哪個安置點,臨時教學點就在哪里。
“目前,團結村設置了4個教學點,每個點除了我們團結小學的學生,還有從其他地方返鄉(xiāng)的學生?!焙谓B平介紹了學校情況,他們將兩個活動板房拼在一起算作一間教室,有些安置點沒有多余的活動板房,他們會先用帳篷作為教室,等到條件充裕,再進行搭建教學點。
“上面濱江路有一間教室,下面是最開始搭建的帳篷課堂?!焙谓B平提到,一個教學點會配有2-3名老師和一名支援的心理輔導師。
“心理輔導師會用小卡片、音樂和游戲的方式進行單獨或集體輔導。”所幸的是,何紹平他們還沒發(fā)現(xiàn)學生出現(xiàn)震后心理創(chuàng)傷的情況。
何紹平所在的臨時教學點共有22名學生,他們來自不同的學校。從早上八點半的早操、早餐開始,到下午五點半放學,學生要在臨時教學點里上滿七節(jié)課,包括升旗儀式、語文、體育、音樂等。
“學校運轉幾天后,很多學生7點多就來到學校。”何紹平認為學校的恢復能保障孩子有序生活和學習,更重要的是能保障學生的安全。“沒有學校,孩子們會到處跑,排危除險的工作才剛剛開始,學生萬一到處亂竄呢?”
隨著學生的增多,僅僅靠何紹平他們幾個老師難以維持學校的正常運作。何紹平說:“臨時教學點成立后,臨夏開放大學的五個老師響應號召,主動到團結鄉(xiāng)支援我們?!?/p>
元旦前兩天,團結小學臨時教學點,臨夏開放大學的老師丁睿帶著同學們正在做火鍋,準備迎接2024新年的到來。當天上午,丁睿他們還和孩子們一起畫火鍋、用氣球裝扮帳篷學校。
這是他們的迎新年主題活動。
丁睿將“‘帳篷學校’里的第一頓火鍋”畫展示給我們看:兩個孩子畫了一個鴛鴦鍋,四周還有飲料、小吃,孩子們很細心,還給老師在畫中安排了座位。
丁睿也注意到一個現(xiàn)象,這些畫中的火鍋都是以鴛鴦鍋的形式出現(xiàn)。當她問孩子們原因時,學生告訴丁老師,因為有一條河穿過縣城,房屋建在河流兩側,他們是以此為模型。
“每天會有一個主題,比如手工類的主題,會帶著孩子們做剪紙;生日類的主題,會一起吃蛋糕,送祝福?!倍☆K麄儠鶕?jù)情況,安排一些以武術操、舞蹈、音樂、繪畫、手工為主的特色課程。
元旦假期,臨時教學點也沒有放假。何紹平表示,接下來的時間可能還會在板房教室開展過渡性上課,也許寒假也不會放。他們要做好準備。
就在前幾天,第一批老師已經(jīng)返回,臨夏開放大學新來的老師接替了丁睿他們。
“我們學校會一批一批不間斷地派老師到團結小學臨時教學點?!倍☆Uf。
農(nóng)民日報·中國農(nóng)網(wǎng)記者 劉自艱 魯明
責任編輯:黃璐
版權聲明:
凡文章來源為"蘭州新聞網(wǎng)"的稿件,均為蘭州新聞網(wǎng)獨家版權所有,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蘭州新聞網(wǎng)",并保留"蘭州新聞網(wǎng)"的電頭。如本網(wǎng)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