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圣杜甫的同谷苦旅
甘肅成縣古稱同谷,現(xiàn)屬隴南市所轄,因境內(nèi)兩水同聚一谷而得名,西漢時稱下辨道。她不僅是西北成微盆地重要的糧倉,更是中國歷史文化厚重而又寧謐的后院,這里有兩大舉世矚目的文化古跡,一個是鐫刻于東漢靈帝時(公元171年)位于天井山麓魚竅峽中的西狹頌(又稱惠安西表),是迄今國內(nèi)最為完好的摩崖石刻,成為國內(nèi)外考古研究和歷代書法家們膜拜研習的重要去處。另一個是距縣城東南3.5公里的魯公山飛龍峽口,有一座杜少陵祠,又稱“成州同谷杜工部祠堂”,俗稱“同谷草堂”。唐代大詩人杜甫,曾在這里生活居住過40多個日夜。
“同谷草堂”原是一個背靠青山巨石,面對峪谷山峰,前有小溪流水的簡易草堂,經(jīng)過唐、宋、明、清及建國后征地擴建,形成前門、牌坊、大殿、碑廊、亭閣臺榭于一體,氣勢恢宏的杜甫紀念草堂。
進了正門,草堂主體建筑為兩進兩院,在草堂大門,兩面是一副明刻對聯(lián),上聯(lián)“天地尚留詩稿在”;下聯(lián)“江山亦藉草堂傳”。門懸匾額,榜書“詩圣祠”。清幽的祠院里,翠柏聳立,綠草如茵。沿階而上,便是后院,也是草堂大殿所在地。院正中的亭下是杜甫漢白玉全身雕像,詩圣扶手佇立遠朓,目光深邃而神情憂傷,亭上的“氣吞山河”橫匾恰是詩人此刻內(nèi)心世界的真實寫照。
在塑像周邊,曾有8株參天古柏,一棵圓槐和一叢海棠,人稱“八柏一槐一海棠”,傳為杜甫所栽,現(xiàn)只剩幾株古柏了。院后山上白皮松遍布蔥蘢,瀑布飛流而下,院南北兩側碑廊,有杜甫同谷詩及歷代游人題詞碑刻,詩人的《風凰臺》和《同谷七歌》刻在了最醒目的位置。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對唐帝國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加之后期朝廷黨爭腐敗,大唐王朝漸漸衰落。
此時的大詩人杜甫,曾西奔鳳翔投靠唐肅宗,被任為八品諫官左拾遺,不久因耿直被貶,放任華州司功參軍。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內(nèi)亂更趨激烈,關中大旱,饑民死者遍野。杜甫一家也成了流民。這一年恰是杜甫48歲本命年,也是他最窮困潦倒的一年。應秦州為官的侄子杜佐及好友贊公之邀,九月,攜全家七口西行,來到秦州。在秦州一月后,因染風寒而臥床,僅有的一點積蓄所剩無幾。雖生活異常艱辛,但游麥積山,訪南郭寺,留下了《秦州雜詩二十首》組詩。
距秦州約200公里的同谷縣令仰慕詩人已久,得悉杜甫在秦州,一再捎信盛邀來同谷居住游玩。史料記載,當杜甫一家人滿懷希望來投奔縣令時,他卻嫌杜甫已棄官且拖家?guī)Э?,避而不見。好在當?shù)厝罕姾蛶孜晃挠褏s很樸厚,熱情地接納了憂患之中的杜甫一家。大家動手幫他們在同谷南山飛龍峽口,臨時搭建兩間草屋棲身,并接濟了些生活用品。萬般無奈下,杜甫一家過上了一個多月艱難的同谷生活……
杜甫一家,因避戰(zhàn)亂和饑餓,隴右秦州、同谷之行注定不是一次輕松愉快的文學旅行,而是一場顛沛流離的“文化苦旅”。
十一月底,正值北方同谷寒風刺骨,大雪紛飛的隆冬季節(jié)。野菜無尋,衣不蔽體,一家人饑寒交迫。詩人含淚寫作了《乾元二年寓居同谷縣作歌七首》這組長詩,真實記錄了一家人困居時的艱苦歲月,形象描寫了凄慘悲涼的遭遇和骨肉分離的巨大哀痛?!啊袃荷怀擅硪牙?,三年饑走荒山道。長安卿相多少年,富貴應須致身早。山中儒生舊相識,但話宿昔傷懷抱。嗚呼七歌兮悄終曲,仰視皇天白日速?!?/p>
《同谷七歌》一氣呵成,雄渾跌宕,一唱三嘆,詩人一家的悲慘遭遇,讓人潸然淚下,感嘆不已。然而在《同谷七歌》中,杜甫的偉大之處在于不拘于一己悲歡得失,而是由家及國,表達了對于遭遇戰(zhàn)亂和流離失所的黎民百姓強烈的人文關懷和悲憫情感,其思想性和藝術性達到了極高的境界。細膩,直白,沉郁的語言描寫讓人身臨其境。宋代大文學家朱熹曾評論“同谷七歌豪宕奇崛,兼取九歌、四愁、十八拍諸調而變化出之,遂成創(chuàng)體?!崩顜煷嬖凇稁煷嬗浡劇分袑iT說道“太白《遠別離》,《蜀道難》,子美《寓同谷七歌》,皆《風》《騷》極致,不在屈、宋之下”。
杜甫在同谷期間,生活著實艱難令人無法想象,但這不妨礙他的旅行。這里絢麗多彩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深深地吸引了他。他游覽了附近的雞峰山和西峽溝,觀賞了東漢武都太守李翕的石刻《恵安西表》,對李翕一心為民的業(yè)績倍加稱贊,并作詩以述懷。
在杜甫居住的飛龍峽旁,有一座山巖陡峭,跌宕起伏的山峰,叫鳳凰山,山形似鳳凰展翅,傳說在漢代有鳳凰常棲息而得名。此時,清幽寧靜,山青水環(huán)的飛龍峽鳳凰臺風光,讓詩人心情寬慰了許多。多次登爬了鳳凰山后,揮毫寫下了著名的《鳳凰臺》詩“亭亭鳳凰臺,北對西康州。西伯今寂寞,風聲亦悠悠。山峻路絕蹤,石林氣高浮。安得萬丈梯,為君上上頭……”《鳳凰臺》可以說是杜甫由秦州赴同谷艱苦旅行中思想感情的總結和升華。有學者研究認為《鳳凰臺》和此后在成都所作《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表達的心志,一脈相承,顯示出偉大詩人杜甫不畏困境,憂國憂民思想的升華。
杜甫及家人在隴右同谷度過了他人生最困苦而又難忘的一段歲月。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十二月隆冬,杜甫全家灑淚揖別當?shù)匕傩蘸徒Y識的幾位文友,乘著那輛破舊的馬車,經(jīng)河池粟亭(今徽縣栗亭),向南翻越木皮嶺,至徽縣嘉陵江白沙渡,吟著《白沙渡》詩,搭木船沿嘉陵江而下朝成都而去……
□張喜林
責任編輯:王旭偉
版權聲明:
凡文章來源為"蘭州新聞網(wǎng)"的稿件,均為蘭州新聞網(wǎng)獨家版權所有,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蘭州新聞網(wǎng)",并保留"蘭州新聞網(wǎng)"的電頭。如本網(wǎng)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