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針見血 感恩教育不是磕頭洗腳那么簡單
有報道說:近年來,中小學開展感恩教育的視頻時常見諸于網(wǎng)絡,一哭二跪三洗腳似乎成了感恩教育的“標配”。這也引發(fā)了關于感恩教育形式及效果的討論。
其實這是一個老話題了。當年,有一部挺火的電視劇叫《家有兒女》,有一集就專門探討過,給媽媽洗一次腳是否就能真的讓孩子學會感恩。電視劇中大女兒夏雪的老師也布置了一門作業(yè),給父母洗腳,還要寫1000字的“洗后感”。夏雪對這份作業(yè)相當苦惱:“給父母洗一次腳,就能學會尊敬父母孝敬父母了?給父母洗一次腳,就能改變在家唯我獨尊,做小皇帝小公主的現(xiàn)象了?給父母洗一次腳,就能變得品德高尚成熟懂事了?”“洗什么不好呀?非得洗腳!洗臉不行嗎?洗手不行嗎?洗衣服不行嗎?”事實上,別扭的不只是孩子。當夏雪為了完成作業(yè),“全副武裝”出現(xiàn)在母親劉梅面前,劉梅溜了。
這么多年過去了,這樣所謂的“感恩教育”仍然持久不衰。小馬飛刀以為,從形式主義走向真正的教育,還有很長遠的路。
感恩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國家對感恩教育給予了高度重視。2017年教育部印發(fā)的《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中明確提出要求學生通過實踐課程體悟感恩等美德,不少學校也將感恩教育納入學生培育體系的重要一環(huán)。但是,塑造充滿愛與感恩環(huán)境是需要時間的,這需要學校與家庭的共同長期的支持與努力。對那些心智尚未成熟、認知能力仍存較大局限的小學生而言,試圖靠某一場或幾場演講活動、洗腳運動讓他們在內(nèi)心確立感恩意識顯然不現(xiàn)實。一些學校往往只是將感恩教育簡單地與作業(yè)畫等號,卻并未直抵學生的心靈;一些家長在感恩教育上也缺乏對孩子正確的引導,也進而使得孩子在感恩教育的認知上越走越偏,甚至產(chǎn)生厭煩和抵觸的情緒。有專家指出:形式主義的感恩教育很容易產(chǎn)生兩個負面效應。一方面,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是父母的負擔,從而引發(fā)孩子的負疚感,要求孩子無條件地順從父母甚至“愚孝”,最終讓孩子失去了自我和個性;另一方面,“念親恩”是一種崇高的感情,理應把對父母恩情的回報化解為“正能量”,為普天下的父母和社會進步而奮斗。狹隘地解讀或強調(diào)感恩,會讓孩子漸漸產(chǎn)生良好的“私德”,卻丟失了應有的“公德心”,使“陌生人關系”這把衡量社會和諧程度的尺子一再縮短。
感恩教育不是“叩首謝恩”的作秀,而是教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識恩、知恩、感恩、報恩、施恩,用點滴行動來回報恩情;感恩教育不是對孩子的“道德綁架”,而是引導孩子站在與父母平等的視角,在心與心的交流中表達感恩之情。我們并不反對感恩教育,但是,我們反對與反感一切形式主義的感恩教育,一切沒有基于互相尊重之上的感恩教育,因為不僅毫無用處,而且有害。
小馬飛刀
責任編輯:王旭偉
版權聲明:
凡文章來源為"蘭州新聞網(wǎng)"的稿件,均為蘭州新聞網(wǎng)獨家版權所有,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或鏡像;授權轉(zhuǎn)載必須注明來源為"蘭州新聞網(wǎng)",并保留"蘭州新聞網(wǎng)"的電頭。如本網(wǎng)轉(zhuǎn)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