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有理 “谷圈”流行!應為孩子提供更有營養(yǎng)的“谷子”
最近流行“炒谷熱”?!肮茸印敝傅牟皇堑竟?,而是英文單詞“Goods”(商品)的諧音,特指二次元領域的周邊商品。據北京晚報報道,中小學生是“谷子”的主力消費人群,不少商場都有備受中小學生追捧的“谷子店”。
所謂二次元周邊,包括動漫、游戲、偶像、特攝等版權作品的衍生品,名字五花八門,例如吧唧、色紙、立牌、立得、掛件……不玩此圈的人讀起來或許覺得拗口,但青少年對于這些周邊和話術爛熟于心。孩子們對“谷子”的“上頭”,甚至到了助推市場數(shù)據乃至產業(yè)經濟的程度。據調查,2023年中國二次元行業(yè)規(guī)模增長27.6%,達到2219億元,每年人均消費超千元。令人擔憂的是,一些投機者利用青少年對“谷子”的追捧哄抬價格,導致部分“谷子”價格遠遠超出實際價值;許多學生每月花費數(shù)百元“吃谷”,有的線下購物一擲千金。自稱代購“谷子”的走私團伙、手握“行情緊俏”周邊的線上黃牛、假裝拼團“吃谷”的同好網友,紛紛把未成年人視為重點客群,導致涉“谷圈”虛假購物、假冒公檢法等詐騙案件頻發(fā)。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收集偏好。就像當年的玻璃球、干脆面卡片,當下未成年人把“谷子”作為解壓的工具、學習的犒賞、情感的寄托,未嘗不可。但是,任何愛好若是追逐過度,沉迷其中,甚至不惜揮霍家長的辛苦錢血汗錢,恐怕會迷途不返,跌入“谷”底,最終悔不當初。
面對孩子對“谷子”的迷戀,家校既不該粗暴制止,也不能盲目放任。要了解孩子如此癡迷“谷子”的原因,尊重其在“谷子”消費中的自我認同和情感寄托,同時告知利弊,約法三章。例如,給孩子講清“谷子消費”作為粉絲經濟的內在邏輯,幫助其自覺樹立理性消費觀,做到投入有度,適可而止,并謹防上當受騙。與此同時,監(jiān)管部門也要有針對性地打擊價格虛高、欺詐孩子等“谷子”詐騙行為,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必須意識到,“谷子”流行,折射孩子們的課余生活缺乏更有營養(yǎng)的“谷子地”。教育部門、學校、家長不妨將“谷子熱”視作文化包容的體現(xiàn),因勢利導,給孩子們提供更多精神的“谷子”:親近自然,愛上閱讀,讀書分享,馳騁賽場,唱響歌會……以更多的文化創(chuàng)造力,幫助孩子們了解傳統(tǒng)文化、培養(yǎng)陽光興趣、追求藝術品位,更好地釋放心理需求、體味社交樂趣,感受美好生活。
總之,不能任由“谷子”收割孩子,不能任由“周邊”文化影響孩子成長的內核。要讓孩子們意識到,真正的谷子,可以比商品“谷子”豐富得多。
據《北京晚報》
責任編輯:王旭偉
版權聲明:
凡文章來源為"蘭州新聞網"的稿件,均為蘭州新聞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蘭州新聞網",并保留"蘭州新聞網"的電頭。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