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關區(qū)法院—— 公開庭審趙某等20人詐騙 非法生產、銷售竊照專用器材一案
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大量偽裝成日常生活用品的竊聽、竊照器材被用來偷拍隱私、跟蹤定位、賭博作弊,甚至被用于詐騙、敲詐勒索、綁架等違法犯罪活動,給社會帶來嚴重危害后果。日前,城關法院公開開庭審理趙某等20人詐騙、非法生產、銷售竊照專用器材一案。
公訴機關指控,2010年以來,被告人趙某以非法獲利為目的,先后租用重慶市渝北區(qū)某房間、使用由被告人官某乙提供的重慶市渝北區(qū)某負一樓車庫為辦公地點,雇傭被告人黃某為總負責人,被告人官某乙、曾某某負責財務管理,被告人任某某負責硬件設計開發(fā)維護,被告人余某某負責軟件研發(fā),被告人余某、丁某某、趙某甲、劉某甲、劉某乙、任某某、劉某丙、張某某、胡某、周某、趙某乙、羅某某、但某某等人分別進行賭博作弊設備的數據測試、模具生產、設備組裝、售后、網絡維護等活動,生產用于賭博作弊使用的竊照專用器材“飛針”設備及“神通”軟件技術,向全國多地出售并提供售后維護服務。
2014年7月以來,被告人趙某伙同被告人官某甲向張某甲(另案處理)出售其加工、組裝的“飛針”設備及“神通”軟件技術服務。幫助張某甲使用該竊照專用器材在甘肅省蘭州市、徽縣、宕昌縣、和政縣等地伙同他人設賭詐騙,詐騙金額共計人民幣1436094元。
庭審中,合議庭對公訴機關指控的犯罪事實進行了詳細的法庭調查,控辯雙方緊緊圍繞指控事實和罪名進行舉證、質證,對公訴機關指控各被告人的犯罪事實、證據、法律適用、定罪量刑等方面充分發(fā)表意見,整個庭審過程公開透明、莊重有序,充分保障了各被告人及其辯護人的合法權利。經過長達7個多小時的審理,法庭宣布該案擇期進行宣判。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爍
版權聲明:
凡文章來源為"蘭州新聞網"的稿件,均為蘭州新聞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蘭州新聞網",并保留"蘭州新聞網"的電頭。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