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公安廳發(fā)布一周典型電詐案件預警 網絡交友需謹慎 慎防“騙心又騙金”
近日,W女士結交了一名網友,并發(fā)展為男女朋友關系。在“男朋友”的投資建議下,W女士一次性將50余萬元投入了對方發(fā)來的投資網站,可在準備提現(xiàn)時,卻發(fā)現(xiàn)始終無法提現(xiàn)。9月3日,省公安廳發(fā)布一周典型電詐案件預警,提醒廣大市民,網絡交友需謹慎,慎防落入“騙心又騙金”的詐騙套路。如遇詐騙,請撥打96110報警。
案例1
刷單類
近日,K女士在網上認識一網友,對方稱自己做刷單業(yè)務很多年了,賺錢的方式很輕松。在對方的誘導下,K女士開始進行刷單任務,前幾單每次都有傭金可以提現(xiàn),于是嘗到甜頭的K女士按照對方誘導加大了投資力度,在充值約8萬元后卻無法提現(xiàn),K女士意識到被騙,遂報警。
省反詐中心提示:刷單本身就是違法行為,天上不會掉餡餅,時刻謹記網絡刷單都是詐騙。如遇詐騙,請撥打96110報警。
案例2
冒充客服類
近日,J女士接到自稱是某護膚品廠商工作人員的陌生來電,稱因其購買的護膚品在質檢過程中發(fā)現(xiàn)質量問題,現(xiàn)對J女士進開展理賠。J女士按照對方的要求登錄某網站,并填寫了身份證、手機號、銀行卡信息,隨后J女士將收到的手機驗證碼告訴了該“客服”,對方承諾即刻理賠。通話結束后,J女士查詢銀行卡余額,發(fā)現(xiàn)卡內余額被全部轉走,J女士立即報警。
省反詐中心提示:退款是假,騙錢是真。凡是接到電話自稱理賠退款的,不論是購物平臺客服或快遞服務客服,都是詐騙。如遇詐騙,請撥打96110報警。
案例3
退款理賠類
近日,E先生接到一培訓機構的電話,對方稱由于E先生的二級建造師考試沒有通過,現(xiàn)進行退款,但所退款項只能在某金融App上以證券交易的形式提現(xiàn)。E先生信以為真,便通過對方發(fā)送的鏈接下載了某App,在注冊成功后,按客服的提示先充值購買證券,然后再拋出獲得差價。E先生多次操作后發(fā)現(xiàn)賬戶被凍結,對方稱是因為E先生操作失誤,需再次繳納解凍費。結果,E先生繳費后仍始終無法提現(xiàn),遂報警。
省反詐中心提示:接到客服電話自稱可以退款的,一定要注意甄別對方的身份,務必要與自己實際的報名機構核實,不要輕易下載來歷不明的軟件。如遇詐騙,請撥打96110報警。
案例4
“殺豬盤”類
近日,W女士在某網絡直播平臺上添加了一名網友,并逐漸發(fā)展為男女朋友關系。該男子在了解到W女士名下有幾套房產后,便告訴W女士有一個投資機會,可以讓其資產翻一番。W女士對其“男朋友”深信不疑,一次性將50余萬元投入了對方發(fā)來的投資網站,可在準備提現(xiàn)時,卻發(fā)現(xiàn)始終無法提現(xiàn)。W女士意識到被騙,遂報警。
省反詐中心提示:“殺豬盤”始于交友,熱于投資,終于詐騙。網絡交友需謹慎,慎防落入“騙心又騙金”的詐騙套路。如遇詐騙,請撥打96110報警。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陳夢圓
版權聲明:
凡文章來源為"蘭州新聞網"的稿件,均為蘭州新聞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蘭州新聞網",并保留"蘭州新聞網"的電頭。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