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一帶一路”投資風險防控 蘭州大學發(fā)布系列報告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深入實施,我國在沿線國家的投資金額和范圍也逐年激增,投資規(guī)模持續(xù)擴大的同時,走出去的中資面臨哪些風險挑戰(zhàn)?又該如何應對?5月17日,蘭州大學一帶一路研究中心聯合復旦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對外發(fā)布了《“一帶一路”投資風險及管控系列報告》。
發(fā)布會上,來自蘭州、上海、北京、烏魯木齊等地的40余名專家學者共同見證了“一帶一路”投資風險及管控領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出爐。這些成果以研究報告的形式呈現,內容既包括中企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所面臨的總體風險分析、不同地域的主要安全問題研究等宏觀命題,也不乏在“一帶一路”背景下針對中俄油氣合作、中歐班列發(fā)展等具體問題展開的對策研究。
作為知名國際公共產品研究專家,來自復旦大學的黃河教授從投資風險和公共產品兩個方向,發(fā)布了3份報告。黃教授通過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國際衛(wèi)生公共產品供給現狀的分析,提出推動“一帶一路”公共衛(wèi)生合作是保障 “一帶一路”倡議順利推進的現實需要。同時,黃河教授團隊分別對中俄油氣合作面臨的政治經濟風險、中國企業(yè)對外直接投資的政治風險進行了細致調研分析,并據此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
復旦大學馬斌副研究員在報告中提出,盡管當前中歐班列已經取得諸多成績,但仍存在基本功能錯位、市場定位不清、協調機制低效等問題。因此仍需堅持以質量為核心的發(fā)展原則,明確班列的角色定位,優(yōu)化班列線路布局,同時也應將班列與沿線產業(yè)發(fā)展結合起來,從而實現中歐班列高質量發(fā)展。
另外3份報告由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郝宇彪副教授、蘭州大學朱永彪教授、王術森博士完成。
當天,與會專家學者還就報告相關議題進行了學術研討與交流。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耿 睿
版權聲明:
凡文章來源為"蘭州新聞網"的稿件,均為蘭州新聞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蘭州新聞網",并保留"蘭州新聞網"的電頭。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