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關區(qū)1000余先鋒崗及服務隊等集結2.23萬志愿者 齊心戰(zhàn)“疫”筑牢防疫“墻”


在城關區(qū)疫情防控一線,處處都能看到“志愿紅”。他們堅守黨員先鋒崗,主動加入黨員突擊隊、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也許你不知道他們叫什么,但一定知道他們在忙什么——保障居民群眾的生命健康。疫情發(fā)生以來,城關區(qū)積極引導197個文明實踐所(站)全力開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務等工作。截至目前,該區(qū)設立498個黨員先鋒崗和182支黨員突擊隊、203支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及147支社會組織等,集結22361名志愿者投身主城區(qū)疫情防控一線。
498個黨員先鋒崗站好每一崗
一個支部一座堡壘,一名黨員一面旗幟,一個黨員先鋒崗就是一道屏障。疫情發(fā)生以來,城關區(qū)498個黨員先鋒崗就如同一個個釘子,緊緊釘在居民樓院門外,將病毒和危險隔離開來。
“您家有幾口人?。俊薄敖谟袩o人員返蘭?”“這是我們的聯(lián)系方式,有情況請第一時間反映”……連日來,伴隨著“篤篤篤”的敲門聲,這樣細致的問詢在千萬個居民家門口響起,佩戴著黨徽的志愿者們挨家挨戶摸排記錄,做到疫情防控政策宣傳不落一戶。
“看到小區(qū)門口的黨員先鋒崗,我們就知道這院子有人護著?!?月6日,火車站街道居民李大媽外出買菜時,邊掃碼邊笑著和站崗的黨員們打招呼。疫情發(fā)生以來,該街道依托“車頭先鋒號”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模式,組織黨員干部、群眾圍繞社區(qū)“人防+技防+物防+聯(lián)防”防疫要求,將街道93個小區(qū)、樓院納入防疫“作戰(zhàn)圖”,設立黨員先鋒崗,60余名街道社區(qū)黨員干部、“社工委”委員、退役軍人志愿者和百余名駐守干部,共同參與社區(qū)門崗值守、遞送物資、核酸檢測,將各類隱患化解在居民家門外。
182支黨員突擊隊事事都先上
“不管哪個時間段有需要,我都可以,請您安排?!薄半p休日我沒事,請給我安排活?!薄咔榘l(fā)生以來,團結新村街道轄區(qū)的黨員第一時間踴躍報名,他們組成了黨員突擊隊,一腔熱血,不知疲倦,守望相助。在城關區(qū),共有182支黨員突擊隊,黨員們人人堅守著“黨員先上”的原則,時時處處將危險和困難留給自己,把安全和保障帶給居民群眾。
“疫情防控一線在哪,我們黨員突擊隊就在哪,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沖在最前沿?!闭f這話的正是天平街社區(qū)黨員突擊隊的黨員們,對面老百姓不愿配合核酸檢測的情況,他們主動亮身份、亮職責、亮服務,在各核酸檢測點大家佩戴黨徽、袖標、工作牌,亮明身份,主動引導居民有序做核酸,耐心解答居民提問,消除他們的各類疑慮。
在排查中得知轄區(qū)有密接人員后,定西南路社區(qū)黨員突擊隊立即對密接人員進行管控,同時配合醫(yī)護人員對同單元住戶上門采集核酸,對轄區(qū)各樓院分批有序開展核酸檢測。
203支退役軍人服務隊奔走忙
“這都是我應該做的,在國家需要的時候我應該挺身而出,因為我曾經是一名軍人,而且永遠是‘一名軍人’”,白銀路街道“精彩老兵”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時刻沖在疫情防控最前沿。在城關區(qū)25個街道,203支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帶給人們太多的感動,他們有的年過花甲,卻依然穿上迷彩服守衛(wèi)家園,有的放下忙碌的生意,轉戰(zhàn)抗疫一線。
“社區(qū)工作人員都在忙,給隔離居民送菜的事我去”“這會做核酸的人少了,我拿小喇叭再去喊人”“我去提醒物業(yè)把快遞柜子再消殺一遍”……在張掖路街道退役軍人志愿者服務隊的微信群里,不斷有信息發(fā)來,這群可愛的退役軍人們雷厲風行、答復簡潔、執(zhí)行利落。
李鳳鳴是黨員,也是退役軍人,疫情發(fā)生以來,看到拱后街社區(qū)組建退役軍人志愿者服務隊的消息后,他第一時間報名,根據(jù)社區(qū)安排前往卡口點,每天開展“一問三查”,把好“進出”關卡。同樣作為退役軍人的陳永革,每天都為居家隔離人員、醫(yī)務人員運送各類物資,并負責清運生活垃圾等。
147支社會組織密防控安全網(wǎng)
“不要著急,保持1米距離,檢測速度很快?!薄罢埌咽謾C屏幕調到最亮、不會注冊的來我這兒?!币咔榘l(fā)生以來,正寧路社區(qū)鄰里幫幫隊的56名阿姨們當起“治安員”“引導員”“測溫員”,手持擴音喇叭穿梭在街巷樓宇、核酸檢測現(xiàn)場,他們不停歇,只為了減少居民等待的時間。
“光靠社區(qū)的力量哪夠啊,我們作為專業(yè)的救援隊,這個時候一定要站出來?!备拭C方舟救援志愿服務隊在輪疫情發(fā)生以來,已累計消殺面積達550萬平方米。新牛城抗疫保障志愿者車隊穿梭奔波在上百個街道社區(qū)、隔離酒店之間,免費接送2000余名醫(yī)護人員,負責抗疫物資轉運……
焦家灣東社區(qū)“花開心理工作室”為防疫一線人員推廣“呼吸訓練放松法”,佩戴“心靈口罩”,幫助志愿者、醫(yī)護人員戰(zhàn)勝疫情期間產生的心理障礙。楊家園社區(qū)“紅色物業(yè)聯(lián)盟”協(xié)同作戰(zhàn),采取“無接觸”式服務,將一份份快遞、外賣送到業(yè)主家門口,代充煤氣,代充電費,代充電話費……
在城關區(qū),有147支社會組織投身疫情防控,他們認為,只有匯聚起眾志成城的強大正能量,方能以溫暖力量織密防控“安全網(wǎng)”。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首席記者 楊晟途 文/圖
版權聲明:
凡文章來源為"蘭州新聞網(wǎng)"的稿件,均為蘭州新聞網(wǎng)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蘭州新聞網(wǎng)",并保留"蘭州新聞網(wǎng)"的電頭。如本網(wǎng)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