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五月激情中文在线|免费大片黄在线观看香蕉|永久亚洲精品ww在线观看|超级碰在线观看视频97

        1. <tt id="nem7v"></tt>
          <strike id="nem7v"><strike id="nem7v"><strong id="nem7v"></strong></strike></strike>
          <strike id="nem7v"><fieldset id="nem7v"><listing id="nem7v"></listing></fieldset></strike>
        2. <div id="nem7v"></div>

          手機蘭州新聞網

          首頁| 蘭州| 新聞| 政務| 房產| 旅游| 汽車| 教育| 財經|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業(yè)| 企業(yè)| 蘭州日報| 蘭州晚報| 全媒體矩陣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新聞中心>蘭州新聞> 正文

          老兵屈桂芳:用血肉之軀筑起“鋼鐵運輸線”

          2023-07-23 07:30:00 智能朗讀:

          老兵屈桂芳

          早年參軍時的照片

          屈桂芳獲得的6枚紀念獎章

          掃碼看視頻

          “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唱起那動人的歌謠,爬上飛快的火車,像騎上奔馳的駿馬,車站和鐵道線上,是我們殺敵的好戰(zhàn)場……”這首歌源自電影《鐵道游擊隊》,而棗莊是鐵道游擊隊的故鄉(xiāng)。來自山東棗莊的屈桂芳今年93歲,是一位抗美援朝老兵,1951年1月入朝,成為一名志愿軍鐵道兵,參與搶修橋梁、鐵路基建工作。

          70多年過去了,曾經熟悉的朝鮮語已經忘卻,而在零下30多攝氏度的冬日趴在雪地里卻成為屈桂芳記憶中永遠的刺骨烙印。年過九旬的他聽力大不如前,溝通起來必須很大聲。屈桂芳不善言談,喜歡默默坐在一旁沉思或者微笑,但是一聽到“抗美援朝”4個字,老人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話匣子一下子打開了。

          從小跟著鐵道游擊隊打鬼子

          長大后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

          1930年,屈桂芳在山東棗莊出生。“我的父輩是鐵道游擊隊隊員,抗日戰(zhàn)爭時期鐵道游擊隊活躍在現魯南地區(qū),就是棗莊的臨城、嶧縣、滕縣一帶。我家離鐵路特別近,是鐵道游擊隊經常活動的地方。每次放學回來,我就偷偷跟著父親跑到鐵路邊。看到游擊隊員打鬼子或破壞鬼子的鐵路,我高興地跟在他們后面追著跑,心里埋下了當兵抗擊外敵、保家衛(wèi)國的種子?!鼻鸱颊f。

          1950年,屈桂芳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在山東棗莊入伍,如愿以償當上了一名鐵道兵?!奥犝f要參加抗美援朝,我們那里有100多人報名了,大家熱情高漲。入伍后,我們在沈陽培訓了一個星期,后來換了軍裝就入朝了。”屈桂芳堅定地說:“到抗美援朝的前線去,就是保家衛(wèi)國!”

          你白天炸 我們就晚上修

          你今天炸 我們就明天修

          1951年1月的朝鮮,皚皚白雪覆蓋著硝煙還未散盡的戰(zhàn)場,氣溫降到了零下30攝氏度。戰(zhàn)爭一開始,美國空軍就頻繁轟炸志愿軍的運輸線。他們的目的很明確,炸掉運輸線,志愿軍就堅持不下去了。

          美軍天天轟炸,志愿軍戰(zhàn)士就拼命搶修,用血肉之軀捍衛(wèi)打不爛、炸不斷的“鋼鐵運輸線”。1951年1月,屈桂芳作為鐵道兵踏上了抗美援朝的戰(zhàn)場。美軍狂轟濫炸,屈桂芳和戰(zhàn)友們冒著生命危險,依靠鐵鍬、木頭等工具搶修、重建鐵路,整日整夜奮戰(zhàn)在炮火下,時時刻刻體驗著驚心動魄,確保物資安全運到前線。

          “敵人想阻止我們修鐵路,斷了我軍的后方供給鏈。你白天炸,我們就晚上修;你今天炸,我們就明天修?!鼻鸱颊f起當年抗美援朝修鐵路經歷,依然堅毅無畏。

          屈桂芳入朝的時候是最冷的季節(jié),很多鐵路被炸成一截一截,橋梁也被炸塌了,幾乎沒有完整的。“橋梁、鐵路被炸了,我們就到處跑著去搶修。這邊還沒搶修完,那邊又被炸了,我們就又往那邊跑。有時睡到半夜會突然被叫醒,要趕去修橋。我們夜間都是在山上睡,白天炮火猛烈,只能躲著不出來。當時住的都是山洞,里面可深了?!鼻鸱颊f。

          親眼看見戰(zhàn)友

          被燃燒彈活活燒死

          “鐵路線是前方戰(zhàn)士的生命線。當時,運輸線上斗爭的激烈程度絲毫不亞于前線作戰(zhàn)。有時你會覺得鐵路永遠也修不完,剛修好敵機就來炸了,我們又要去搶修?!鼻鸱颊f,白天有敵機轟炸,大家只能把工具藏在山洞里。敵機一走,戰(zhàn)士們就沖出來,清理定時炸彈、滅火、搬運損毀物資。有幾天,美軍炸得特別厲害,我們出不了山洞。有時候在外面來不及躲避,就把一塊雨布撐起來,防止被敵機發(fā)現,然后支個行軍床睡覺。

          “有一次,一架敵機飛得很低,投下了燃燒彈,我親眼看到很多戰(zhàn)友都被燒死了?!闭f到這里,屈桂芳聲音哽咽。沉默了一會后他說:“白天修路還好,飛機來了你能躲。晚上飛機過來,投放的照明彈把周圍照得比白天還要亮,接著敵機投下燃燒彈、炸彈,把我們的陣地燒成一片焦土。”

          “我們的戰(zhàn)士可憐啊,敵人扔的都是固體燃燒彈,投下來都是一長串,那東西落在哪里都著火,在水里也能著火,落在人身上永遠撲不滅,只要沾上肯定活活被燒死。很多戰(zhàn)友全身上下都被燒黑了,太慘了。有的戰(zhàn)友犧牲了,身上還在燒著。我們沒時間去悲傷,就在遺體旁繼續(xù)搶修鐵道。雖然當時我和戰(zhàn)友們年紀小,但是我們都有保家衛(wèi)國、不怕犧牲的勇氣?!鼻鸱伎粗厍暗募o念章說,看到紀念章中間的志愿軍形象,就想到了朝鮮戰(zhàn)場上犧牲的戰(zhàn)友。

          耳朵凍壞了

          鼻子也快凍掉了

          “千條萬條,運輸是第一條?!泵儡娬ǖ锰土伊?,公路盡毀。沒辦法,屈桂芳和戰(zhàn)友們開始修起了一條輔線,保障后方運輸部隊能正常通行。

          屈桂芳和戰(zhàn)友們進入朝鮮秋場的時候,偌大的城市已經被炸成了平地。屈桂芳帶著1個班長和3個戰(zhàn)士,借了3臺機械、1臺發(fā)電機和兩臺空壓機開始挖坑道?!耙郧暗陌l(fā)電機是煤油的,不是柴油,也不是汽油??諌簷C是用來挖坑道的,挖掘的速度又快又好,短時間內挖出眾多坑道沒問題。當時,發(fā)電機和空壓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屈桂芳說。

          隨著坑道的延伸,工程量也越來越大,用電量增加,常出現停電的情況。屈桂芳說,“電是洞內戰(zhàn)士的眼睛,一秒也不能停,有電機械才能運轉。那時晚上是不能休息的,要隨叫隨到,哪里壞了就去哪里維修。早上天不亮就要到工地,蹲在發(fā)電機旁調整力量,安排機械,確保用電?!?/p>

          后來有兩次美軍的飛機轟炸得特別兇猛,鐵路線根本運送不了物資。屈桂芳和戰(zhàn)友們就扛物資,像接力賽一樣,一個人扛著物資交給下一個人。飛機一來,他們就趕快趴在雪地里?!澳菚r天氣寒冷,趴在雪地里一動不動,耳朵凍壞了,鼻子也快凍掉了。”屈桂芳回憶說。

          我活著回來了

          很多戰(zhàn)友卻犧牲在了戰(zhàn)場上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中的資料顯示,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志愿軍鐵道兵部隊與朝鮮軍民一起,共搶修、搶建、復舊正橋128.88千米,便線便橋127.79千米,線路1003.3千米,車站股道161.13千米,隧道122座次,給水310站次,通信線路2.03萬余千米,使朝鮮北部鐵路通車里程由志愿軍入朝時的107千米延長到停戰(zhàn)前的1382千米,與其他部隊共同建成了一條打不爛、炸不斷的“鋼鐵運輸線”,為戰(zhàn)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1953年7月27日,《朝鮮停戰(zhàn)協定》在朝鮮板門店簽訂。1953年10月1日,屈桂芳回國。“戰(zhàn)爭勝利了,我活著回來了。10月1日這一天很特殊,是國慶日,我也回到了祖國。我的內心激動不已,能活著回來是幸運的,但是很多戰(zhàn)友沒有我這么幸運,他們犧牲在戰(zhàn)場上,永遠回不來了。”屈桂芳說。

          只有把國家建設強大了

          我們才能不受欺負

          采訪結束時,記者問屈桂芳還有什么心愿。這位老兵鄭重地說:“我就想好好活著!我們是祖國的一塊磚,哪里需要我們就到哪里?,F在國家越來越好,人民安居樂業(yè)。希望現在的年輕人能記住那段歷史,記住那些烈士,只有把國家建設強大了,我們才能不受欺負。現在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國家的發(fā)展要靠后人的努力!”

          檔案

          屈桂芳,山東棗莊人,1930年出生,1950年入伍,1951年1月入朝,是一名志愿軍鐵道兵,參與橋梁搶修、鐵路基建工作。

          ■采訪后記

          屈桂芳的兒子屈建國告訴記者,父親年輕時能歌善舞,不僅會吹口琴,還會拉手風琴。如今滿頭白發(fā)的老兵只能看著這些老物件搖頭,早已吹不動、拉不動了。

          和藹可親的笑容映在屈桂芳的臉上,胸前的6枚紀念章無比耀眼。尤其是那枚“中國鐵路職工抗美援朝紀念章”,飽含滄桑卻又熠熠生輝。

          “背上了那個行裝扛起了那個槍,雄壯的那個隊伍浩浩蕩蕩。同志呀,你要問我們哪里去呀,我們要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此刻,《鐵道兵志在四方》的歌聲似乎在記者耳畔響了起來。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蘇曉 李慶 文/圖

          責任編輯:馬和相

          來源: 蘭州晚報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