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致遠 文化蘭州底蘊足
讀者集團
讀者書房
讀者博物館
第十九屆蘭州讀書節(jié)大型詩歌朗誦會
《大夢敦煌》劇照
2019年8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讀者出版集團有限公司考察時指出,要提倡多讀書,建設書香社會,不斷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就能更加厚重深邃。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近年來,蘭州這座唯一黃河穿城而過的城市,矢志不渝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前進,踔厲奮發(fā)、篤行不怠,為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為推進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和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積極貢獻著力量。如今,金城蘭州因文化的繁榮,處處涌動著蓬勃的活力。
一本雜志讓書香致遠
很多年以前,有一本讓許多人不吃飯也要買的雜志,那時只要是手捧當月新刊,都會引來周圍人膜拜、艷羨、仰望的目光。這就是承載了幾代人青春記憶,書寫了無數(shù)人生故事的國民刊物——《讀者》。
在沒有智能手機的年代,這本雜志告訴人們世界是什么模樣??梢哉f,每本《讀者》都是人們理解社會、讀懂人生的一扇窗戶。
“看好的文章,常有一種豁然開朗、醍醐灌頂?shù)母杏X,往往因為一篇文章、一段文字,內(nèi)心會受到深深的觸動?!?019年8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讀者出版集團有限公司考察時,諄諄叮囑:“為人民提供更多優(yōu)秀精神文化產(chǎn)品,善莫大焉!”
4年來,讀者集團聚焦主責主業(yè),堅持守正創(chuàng)新,發(fā)揮品牌優(yōu)勢,連續(xù)4年實現(xiàn)營收和利潤雙增長,連續(xù)3年入選中宣部“全國文化企業(yè)30強”提名企業(yè),是我省近年來唯一入選的文化企業(yè)?!白x者”品牌連續(xù)20年入選世界品牌實驗室發(fā)布的“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品牌價值達473.69億元,較2018年增長了57%,是名副其實的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文化品牌之一。
1981年,《讀者文摘》創(chuàng)刊;1993年,正式更名為《讀者》。在全國多家出版集團里,讀者不是體量最大的,卻因擁有《讀者》而具有長久的影響力。而讀者博物館、讀者插圖藝術館、讀者晉林工作室、讀者數(shù)字閱讀中心的“四館齊張”,更是成為廣大群眾了解“讀者”的窗口。
“《讀者》雜志是為大眾服務的雜志,文章的選取要有足夠廣闊的視野和足夠廣泛的取材。”讀者雜志社社長、總編輯寧恢說,只有圍繞大眾做內(nèi)容才能引起讀者內(nèi)心的共情。無論是少年、青年、老年,《讀者》雜志皆能直入人心、觸動心懷,令讀者捧腹大笑或者淚盈于睫。
優(yōu)中選優(yōu)、精中選精,萬里挑一,成就了《讀者》經(jīng)久不衰的文學品質(zhì)?!蹲x者》有一套獨特、嚴苛的內(nèi)容選擇與品控體系。一個平均數(shù)據(jù)是,每期雜志50余篇文章,要以3萬余篇文章作為基礎。平日里,每一位編輯也是通過大量的閱讀,海量的稿件,不斷地建立、打散、重構(gòu)知識體系。
在一期雜志的50天周期里,當期責任編輯需要讀上萬篇稿件,包括約300種期刊、150種報紙,以及很多圖書、新媒體號和電子郵件來稿,最后從中篩選出200篇左右稿件提交復審。
復審篩選后再送決審,還有簽前會制度。所有參與當期雜志的十幾個人從決審、復審到責編、美編,一起對政治導向、價值取向、格調(diào)品位等進行評審,一篇海淘出來的文章,前后要經(jīng)過6個環(huán)節(jié)細篩。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建設書香社會的重要指示精神,讀者集團不斷完善拓展“點·線·端+全民閱讀”的“讀者方案”,有力助推書香社會建設,西北書城、張掖路新華書店先后獲評全國最美書店。
在推進文化空間建設方面,2018年至今,累計建成“讀者小站”20多家、“讀者書房”百余家、“讀者閱讀角”近千家、“讀者鄉(xiāng)村文化驛站”3所,營造了濃郁的“老百姓家門口的翰墨書香”,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
在開展全民閱讀方面,依托新華書店和讀者小站等文化空間,每年舉辦甘肅省“書香隴原”閱讀季暨“4·23”世界讀書日等一系列閱讀推廣活動,有力促進了全民閱讀?!白x者方案”成功入選全國全民閱讀優(yōu)秀項目和中宣部《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案例選編》,以案例教材形式向全國推廣,集團先后榮獲“全民閱讀優(yōu)秀推廣機構(gòu)”“全民閱讀十佳推廣人”“優(yōu)秀數(shù)字教育平臺”等國家級榮譽。
全民閱讀成就“書香金城”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全民閱讀,積極推動學習型社會建設。4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視察期間指出:要提倡多讀書,建設書香社會,不斷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就能更加厚重深邃。
“希望全社會都參與到閱讀中來,形成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濃厚氛圍?!绷暯娇倳浀恼佌伣虒?、殷切囑托,極大激發(fā)了我市全社會讀書學習的熱情。
4年來,我市全民閱讀工作深入推進,書香社會建設進展明顯,讀書學習蔚然成風。閱讀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作用更加凸顯,也讓蘭州人的精神世界更加厚重深邃。
由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教育局、市文旅局、市社科聯(lián)主辦的“愛蘭州愛閱讀”全民閱讀活動已連續(xù)舉辦6屆,蘭州讀書節(jié)已舉辦19屆。這歷年的讀書閱讀活動全面覆蓋了蘭州市三縣五區(qū),輻射了6萬多個家庭,超過100萬人直接參與。
期間,先后邀請了包括著名作家余華、文化學者錢文忠、三聯(lián)周刊主編李鴻谷、讀者雜志社社長富康年、視野雜志社主編包國憲等百余位省內(nèi)外名家開展了主題講座、活動300余場。
我市舉辦的“讀書馬拉松”“經(jīng)典誦讀”“插圖繪好書”,85.7萬次話題度的“最贊讀書瞬間”等活動一次次將閱讀引向高潮,讓讀書成為了蘭州人的文化風尚,為蘭州的精神文明建設注入非凡動力。
“金城蘭州,文脈綿長,書香氤氳。”蘭州市文旅局黨組書記、局長王檸說:“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從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說,不斷推動‘全民閱讀’,就是要把閱讀做到實處,讓百姓享受閱讀,這才是我們的根本目標?!?/p>
他由衷地說:“文化是時代進步的推動者、城市發(fā)展的體現(xiàn)者、百姓民生的參與者,是一個城市的靈魂、一個城市的根、一個城市的獨特滋養(yǎng)。愛護好百姓的閱讀需求,推動全民閱讀不斷深入,就是要以守正創(chuàng)新的態(tài)度讓閱讀發(fā)揚于百姓,回歸于文化?!?/p>
全民閱讀,要緊跟時代發(fā)展的腳步,奮進新征程,需要不斷充盈自信自強的精神力量。自古以來,中國人崇尚“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如今,乘著數(shù)字化翅膀,蘭州人的閱讀有了更多樣化、更便捷的選擇,實現(xiàn)了從“一書在手”到“一屏萬卷”的跨越,極大豐富了人民群眾的閱讀體驗和精神文化生活。
4年以來,我市持續(xù)豐富線上優(yōu)質(zhì)閱讀資源,創(chuàng)新服務方式,推動全民閱讀向傳統(tǒng)閱讀與數(shù)字閱讀相結(jié)合的方向轉(zhuǎn)變。持續(xù)加強線上服務,建立全民閱讀數(shù)字資源平臺,極大地推進了數(shù)字化閱讀服務。目前,已成功將閱讀和直播、AR等技術進行了結(jié)合,充分利用5G技術大力開展數(shù)字閱讀推廣。
同時,順應互聯(lián)網(wǎng)傳播規(guī)律,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的便利資源和新媒體新技術,拓寬推廣渠道,加強活動宣傳,多角度、全方位進行廣泛宣傳,在我市營造了濃厚的全民閱讀氛圍。
隨著我市全民閱讀活動的不斷深入開展,各類文化活動的不斷豐富,必將為推動和繁榮蘭州文化建設,營造蘭州文化氛圍,打造崇德向善的文明蘭州,提高蘭州的美譽度、知名度起到積極作用。
一臺好劇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
擁有2000多年歷史的敦煌,展現(xiàn)著中華文化海納百川的廣闊胸襟。
4年前,習近平總書記甘肅考察首站就前往了敦煌莫高窟,并在敦煌研究院主持召開座談會,認真聽取了專家學者關于文物保護、文化傳承、文明互鑒的意見建議,向他們詢問了《絲路花雨》《大夢敦煌》等優(yōu)秀文化作品創(chuàng)作生產(chǎn)和“走出去”的成功經(jīng)驗。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要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懷,更加廣泛地開展同各國的文化交流,更加積極主動學習借鑒世界一切優(yōu)秀文明成果。
“敦煌文化展示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只有充滿自信的文明才能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時包容、借鑒、吸收各種文明的優(yōu)秀成果?!绷暯娇倳浿赋觯骸耙钊胪诰蚨鼗臀幕蜌v史遺存蘊含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價值理念、道德規(guī)范等,更要揭示蘊含其中的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懷,不斷堅定文化自信?!?/p>
1979年,在新中國成立30周年全國舞臺劇展演中,由甘肅選送的話劇《西安事變》 、京劇《南天柱》 、舞劇《絲路花雨》均獲得創(chuàng)作、表演一等獎。特別是由甘肅省歌舞劇院1979年創(chuàng)排的《絲路花雨》一炮而紅,成為中國舞劇一個里程碑式的精品,并因此創(chuàng)立了敦煌舞學派,被譽為“中國民族舞劇的典范” 。
2000年,由蘭州歌舞劇院歷時3年精心打造的舞劇《大夢敦煌》一經(jīng)亮相便驚艷世界,該劇憑借劇情美、舞蹈美、音樂美、舞美美,先后獲得了“文華獎” 、“五個一工程”獎、“荷花獎”等各項國家大獎,名列“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十大劇目榜首,被譽為“可移動的敦煌”。目前,已在中國31個省市區(qū)、港澳臺,在美國、德國、澳大利亞、法國、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時、荷蘭、日本、意大利、斯洛文尼亞、新加坡等海外10余個國家累計演出1900余場,受到海內(nèi)外觀眾的一致好評,成了蘭州一張響亮的文化名片。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一個民族的魂。在《大夢敦煌》被全世界贊不絕口的輝煌背后,是一座城市文化事業(yè)繁榮發(fā)展帶來的不竭動力。近年來,在我市深厚的歷史文化和民間民族文化孕育下,一代代優(yōu)秀的文藝工作者脫穎而出、前赴后繼,將我市藝術發(fā)展不斷推向更高的水平。
“敦,大也;煌,盛也。這座城市幾乎與中國每一個盛世相關。”蘭州大劇院黨委書記、院長敬國欣表示:“這是敦煌,也是中國文化的意義所在——薪火相傳。人力有限,藝術無限,要想讓世界了解中國,必須打造一批能傳得開、留得下、出得去,思想深、藝術精、制作優(yōu)的傳世經(jīng)典,去向世界講述民族的、感人的中國故事。”
今天的蘭州,相約黃河之濱去看一場《大夢敦煌》成為了生活的日常。每當夜幕降臨,經(jīng)典舞劇《大夢敦煌》在位于黃河之濱的蘭州音樂廳與觀眾和游客不期而遇,用唯美的敦煌藝術為金城之夜添彩增色。
《大夢敦煌》凝聚了蘭州歌舞劇院全體演職人員多年來的不懈努力,成為蘭州對外宣傳的一張“城市文化名片”,這張名片既代表了甘肅,也代表了蘭州,更代表了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
敬國欣告訴記者:“我們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講好中國故事’的教導,不斷努力創(chuàng)作更多優(yōu)秀作品,為廣大人民的文化生活增色添彩。也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的人從這些高品質(zhì)的文藝作品中獲取諸多藝術的營養(yǎng)、生活的睿智和歷史的啟迪?!?/p>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首席記者 李 超 文/圖
責任編輯:王旭偉
版權(quán)聲明:
凡文章來源為"蘭州新聞網(wǎng)"的稿件,均為蘭州新聞網(wǎng)獨家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或鏡像;授權(quán)轉(zhuǎn)載必須注明來源為"蘭州新聞網(wǎng)",并保留"蘭州新聞網(wǎng)"的電頭。如本網(wǎng)轉(zhuǎn)載稿涉及版權(quán)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