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河區(qū):“雙心工程”提升學生幸福感
9月18日,記者從七里河區(qū)教育局獲悉,目前七里河轄區(qū)內中小學全面推進“雙心工程”,采取多種措施,全方位了解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幫助中小學生做好疫后心態(tài)建設,讓學生保持積極心理狀態(tài),主動化解困擾,增強學生抗挫折能力,提升學習生活幸福感。
據悉,七里河轄區(qū)內學校嚴格落實心理健康教育0.5課時/周的課時安排,結合線上教學,通過微信、QQ、電話連線等形式結合實際推送線上心理輔導校本課程。引導學生學習必備的心理健康知識,了解并掌握解決心理問題的主要方法和途徑,保持積極心理狀態(tài),主動化解困擾,增強學生抗挫折能力,提升學習生活幸福感。對于小學階段學生,要鼓勵學生用游戲的方式表達,學會識別情緒并加以調節(jié);對于初中以上階段學生,鼓勵他們加強人際交往,通過溝通表達情緒、情感,提升積極心理品質。
同時,各學校為全體學生建立和完善心理檔案,并將心理危機篩查納入其中,建立完善的檔案管理制度;實施學生心理檔案動態(tài)管理,建立心理危機預警庫、心理評估討論制度,定期請專家進行指導,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預防、早解決。完善“三預”工作機制,加強常態(tài)化監(jiān)測,要在九月底前完成疫情后的師生心理狀態(tài)篩查工作。小學段可采取觀察、訪談、繪畫等多種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方式,初步篩查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結合學生家庭情況及其性格特點等開展篩查;中學段通過心理健康狀況篩查量表、結合學生家庭情況、學生性格特點、班主任信息反饋開展篩選工作。學校要保障師資配備和必要的軟、硬件設施配置;規(guī)范心理輔導室使用與管理,健全運行制度,建好師生心理檔案,做好倫理保護,公開學校心理熱線。保證心理輔導室常態(tài)開放時間,小學每天不少于1小時、中學每天不少于2小時,充分發(fā)揮心理輔導室育人功效。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孫亞斐
版權聲明:
凡文章來源為"蘭州新聞網"的稿件,均為蘭州新聞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蘭州新聞網",并保留"蘭州新聞網"的電頭。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