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民 翰墨飄香守初心







■人物簡介
張瑞民,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甘肅省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曾任中共甘肅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甘肅日報社社長、甘肅省哲學社會科學界聯(lián)合會黨組書記、甘肅省記協(xié)主席等職,高級編輯。
自識字始,張瑞民便對寫好字有一種天然的偏好,用他老父親常說的一句話便是:“字寫好,是讀書人的門面。”這更強化了他自小心中便懷揣著的這種認識。
那時,書本上好看的字、墻上的標語、廟宇上的楹聯(lián),只要感覺字好看,張瑞民就不由自主的會心摹指畫。平日里走親戚、逛廟會、穿街村,但凡看到美的字,他就會折枝為筆,在墻壁面、泥土里、雪地上照著寫上幾遍。
到了上初中、高中的時候,班上的墻報、黑板報便被張瑞民主動“承包”了。其實他心里就是為了爭取一切機會練習寫字。但那時正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又身處偏僻鄉(xiāng)村,還缺帖少師,所以總的來說還是長進不大。
多年后,張瑞民正式走上工作崗位,雖然平日里也十分忙碌,但對書法的興趣與愛好卻絲毫不減。凡是字帖被他遇到,必會傾囊而購,且到手之后定然會日日臨寫,毫不懈怠。日積月累下來,其書法造詣更是在悄然無息中得到了不斷的升華和淬煉。
“因我是個較真的人,做什么工作都竭盡全力,所以對于書法就沒有更多時間和精力的投入?!被貞浧甬斈甑臍q月,張瑞民也是頗有感觸:“但稍有閑暇,我總要臨上幾筆,有什么帖就臨什么。自打從主要工作崗位退下來后,才有了比較充裕的時間和精力去繼續(xù)自己的書法學習,且有了更長遠的想法和規(guī)劃??梢哉f,如今的每日臨帖不輟已是生活常態(tài),日日不歇方能令我內心安逸,這都是長久以來的興趣與愛好使然?!?/p>
“書法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瑰寶,就我個人體會學習書法至少有這么幾方面的作用與價值?!彼f:“一是愉悅身心,陶冶性情。學習書法,使生活更豐富、更多彩、更有情趣,有了藝術化的生活方式。投入其中,忘卻了煩雜,得到了平靜,益于身心健康。二是遁書法之道,提升自己的綜合文化素質。所謂‘書外功夫’,這就能逼自己遁書法之軌,必須不斷地吸吮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現(xiàn)代文化滋養(yǎng)自己?!?/p>
“第三點便是,為我們的文化建設還能做些貢獻?!睆埲鹈裼芍缘卣f:“書法既要十分講究其自身的藝術性,又必須高度重視書寫內容的文化價值和社會價值。書中有情,書中有義,書中有文,書中有道。書法的學習和傳播,就是這樣一個傳情、傳義、傳文、傳道的過程,這樣的作品才能使人們在享受美的同時,獲得有益的、健康的、積極的、進取的文化侵染。”
“還有第四點,那就是有了一個服務人民、服務社會的載體和平臺?!彼锌卣f:“尤其是當你的作品得到認可,當人們在獲得你的作品而表現(xiàn)出喜悅的表情時,你就會感到雖已退崗,但還能為社會、為人民做些服務,這樣便會由衷地感到高興和充實,而不會感到落寞和自棄?!?/p>
“首先,必須心懷敬畏學習和繼承傳統(tǒng)。”張瑞民告訴記者:“中國書法已經(jīng)有幾千年的歷史,其間更是‘大家’云集,‘高手’如林,而他們更是把中國書法藝術不斷地推到極致。所以說,學習書法必須從學習古人的藝術成就入手,這是不二法門?!?/p>
“臨帖是必修課,不是選修課。”他強調說:“我想說的是,學習書法需廣泛涉獵真、草、隸、篆、行,廣泛涉獵歷朝歷代大家的藝術成就,廣泛涉獵各種法帖名碑。但我的體會是,如果是半道入行者,則會受時間和精力所限,若廣涉貪多則難有所獲,所以須有所側重,要重點在某一種書體上下功夫,選好名帖名碑,集中攻關。還要臨像、臨透、臨精,因為只有得其精髓方能有所得。我依自己性情,喜愛行書,所以主功此體,且重點學二王和米芾。當然人各有異,不求一律?!?/p>
“其次,書法造詣的成長離不開書法理論?!睆埲鹈裾J為:“書法理論是前人和大家藝術實踐的總結和精華。學習一些書法理論,對于更好地理解書法藝術,更好地理解運筆法、結字法、章法、墨法、風格,對于更好地理解諸如提按、方圓、曲直、欹正、開合、收放、疏密、伸縮、立留、虛實、仰俯、向背、藏露等等書法概念,并用以理解法帖名碑,指導自己學習實踐,減少盲目性,大有裨益。 ”
“第三,有條件的話還是要拜師。”他語重心長地表示:“中國書法博大精深,技、藝、道高深豐盈,個人勤學苦思也難得幾許。大家名師終其一生學習、體會、總結,積累了豐富的見識和經(jīng)驗,由他們指導會減少走彎路。我雖未專門拜師,但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經(jīng)常向名家高師請教,得到了中國書協(xié)原副主席、現(xiàn)顧問翟萬益先生等大家的指導,獲益良多?!?/p>
“第四,要潛心提高對書法的鑒賞水平和甄別能力?!睆埲鹈癖硎荆骸爱斎?,這一點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yǎng)、文化素養(yǎng)和精神境界,是一個日積月累、不斷修行的漫長的過程。此外,便是要進行廣泛交流,與書法同道們多切磋,這樣才能吸收每個人的長處。”
“任何藝術的發(fā)展,都離不開不斷探索、不斷突破、不斷創(chuàng)新,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不竭的感染力?!苯徽勚校瑥埲鹈襁€分享了自己對書法藝術如何繼承與創(chuàng)新的觀點,他說:“書法藝術更是如此,但這必須首先要建立在繼承的基礎上,否則創(chuàng)新就是空中樓閣。在全面地、深入地虛心接收傳統(tǒng)書法藝術成就的基礎上,必須緊跟時代,把握時代脈搏,領悟時代精神,洞悉時代的審美變化來探索創(chuàng)新,追求自己風格。”
“最后,才能形成屬于自己的面貌?!彼芍缘卣f:“這一點,與書法家自身對傳統(tǒng)的理解與偏好,他的性格特質以及文化積累等方面都密切相關,一筆字寫出來,是古拙、深厚、飄逸,還是空靈、豪放、寬博,或是圓潤、華美,都是因人而異的。當然,這必然是一個艱苦而艱難的過程,但在對傳統(tǒng)的繼承上,總還是要有點新的面貌,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帶給觀者新的視覺享受和藝術感受,否則再好的東西終會變得司空見慣,也必然會產生審美疲勞?!?/p>
如今,書法已徹底成為了張瑞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有空閑時間,他就會沉浸于自己墨香四溢的藝術世界,廢寢忘食?!笆种杏泄P,我便是幸福之人?!苯徽勚链?,張瑞民便用簡單的一句話生動表達了內心對書法藝術的執(zhí)著與堅持。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時至今日,張瑞民始終保持著對書法的濃厚興趣和不懈追求,年復一年的繼續(xù)在傳統(tǒng)書法的海洋里遨游,并在專攻一體的基礎上逐步擴展。他不僅一有機會便向大家、名師請教學習,平日里還不斷的虛心與書法同道進行交流,在刻苦練習中時刻保持著孜孜以求的狀態(tài),旨在不斷從對書法藝術的探索中嘗試尋找一些新的表達,進而在不斷積累中形成一點具有自己風格的東西。
“書法藝術是我們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重要的載體之一,讓我們靜心、修心、養(yǎng)心?!苯徽劦淖詈?,張瑞民誠懇地表示:“而我只是一個書法愛好者,是一個初學者。對我來說,書法道路艱且長,衷心希望得到同道們的批評和賜教?!?/p>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首席記者 李超 文/圖
版權聲明:
凡文章來源為"蘭州新聞網(wǎng)"的稿件,均為蘭州新聞網(wǎng)獨家版權所有,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蘭州新聞網(wǎng)",并保留"蘭州新聞網(wǎng)"的電頭。如本網(wǎng)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