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化物所宏觀結構超潤滑研究獲新進展
近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簡稱蘭州化物所)獲悉,該所固體潤滑國家重點實驗室納米潤滑課題組在面向工程應用的宏觀結構超潤滑尺度設計與實現等方面取得新進展。
據悉,研究人員開發(fā)了一種摻入石墨烯邊緣氧削弱納米粉體邊緣釘扎效應的簡易方法,實現了二維納米粉體到異質結轉化,制備了大量納米尺度同質結和異質結共存的材料,實現了載荷和速度等可調、寬溫域和宏觀尺度結構超潤滑,揭示了異質滑移和同質鎖定的超滑調控機制。
結構超潤滑是近代摩擦學研究的一個重要分支,指兩個晶體表面非公度接觸時摩擦近乎為零的潤滑狀態(tài),將為太空探測、空間運輸、精密制造和高端裝備等領域帶來變革性的進步。以往結構超潤滑研究局限于由兩個晶體表面組成的單個有限尺寸(納米或微米量級)摩擦結上,公度與非公度轉變機理是解釋單個摩擦結滑動行為的基本科學原理,這導致結構超潤滑規(guī)模放大途徑集中于如何制備大尺寸二維單晶材料和如何實現其在工程支撐基底上無破壞轉移,阻礙了結構超潤滑的宏觀放大和工程應用。上述研究結果對結構超潤滑的規(guī)模放大和工程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華靜
責任編輯:王旭偉
版權聲明:
凡文章來源為"蘭州新聞網"的稿件,均為蘭州新聞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蘭州新聞網",并保留"蘭州新聞網"的電頭。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