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餅當從“禮品”回歸“食品”
月餅是中秋必不可少的傳統(tǒng)元素。記者注意到,在“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的大環(huán)境下,月餅市場逐漸回歸理性,豪華包裝、鋪張浪費現(xiàn)象明顯好轉。一家電商平臺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禮盒類月餅的銷售占比下降,平價散裝月餅銷量增加,超60%的月餅價格在單個10元以內,月餅正從禮品回歸食品。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中秋節(jié)是我國人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秋吃月餅成為千百年來的坊間習俗。然而,近年來高檔月餅層出不窮,人參、海參、鮑魚月餅相繼出現(xiàn),價格也是扶搖直上。不但如此,一些月餅還被腐敗裹挾著,出現(xiàn)了更多的“衍生品”——月餅禮盒里配上高檔手表、鉆石戒指、項鏈……一盒月餅少則幾千,多則上萬,月餅的原色漸漸失去,成為助長腐敗的賄品。
月餅從“禮品”回歸“食品”才是正確的“消費姿勢”。一方面,作為月餅生產廠家要多些嚴守心正,少些歪門邪道,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別把心思用在助長腐敗上,不要為不正之風推波助瀾,要生產更多的平民月餅;另一方面,作為消費者要學會理性消費,莫為浮云遮望眼,別為商家的營銷噱頭蒙蔽了雙眼。當前,隨著社會風氣的根本好轉,廉潔過節(jié)正在成為社會共識,十幾元幾十元的月餅屬于正常的“禮尚往來”,人家會坦然接受,而動輒幾千元上萬元的月餅讓人家接受就有些勉為其難。買了幾千元上萬元的月餅送不出去,豈不賠了夫人又折兵,這是何苦呢?
“禮品月餅”與“食品月餅”雖然只有一字之差,其底蘊和內涵迥然不同,“禮品月餅”是一種腐敗的助推器,敗壞社會風氣,損害干部形象,而“食品月餅”則是回歸月餅本義,體現(xiàn)人間真情親情。
從另一方面講,中秋節(jié)過后國慶節(jié)接踵而至,節(jié)后月餅應該來個“正本清源”,對臨期月餅要果斷下架,不能再讓其繼續(xù)混跡于市,過期月餅該銷毀的銷毀,絕不能再讓冠生園事件重演。月餅質量關乎公眾健康,在這個問題上容不得絲毫的馬虎與懈怠?!岸Y品月餅”變身“食品月餅”才是正確的“消費姿勢”。
李紅軍
版權聲明:
凡文章來源為"蘭州新聞網(wǎng)"的稿件,均為蘭州新聞網(wǎng)獨家版權所有,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蘭州新聞網(wǎng)",并保留"蘭州新聞網(wǎng)"的電頭。如本網(wǎng)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