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針見血 不作為者得有代價
提到東北,各位會想到什么,黑土地、大豆高粱……當然,冰天雪地也是少不了的。東北的冬天,那可是真冷,這是三歲小孩都知道的。
為什么要說到東北的冷呢?那是因為前兩天,黑龍江省哈爾濱廣播電視臺《冰城問政》民生節(jié)目因居民供暖問題引發(fā)關注,并登上熱搜。欄目中,節(jié)目觀察嘉賓追問相關責任部門:“我們欄目十幾年的時間,年年這個時候做供暖問題專場,屢教不改、屢教屢犯,問題一大堆,投訴一大堆,各區(qū)的供暖辦你們每年拿13個月工資,年底還有幾萬元獎金,讓你們管半年的事情,管成這個樣子,夏天6個月的時間,干啥去了?”有觀察嘉賓還提到,“個別的基層工作人員,拿著自己動了手腳的溫度計,這樣的人就是喪盡天良!”
問題到底能不能解決,今年年底是否還會有供暖問題專場,一切都是未知數(shù)。但是,十幾年了,沒聽說有誰因此而被問責,這次有嗎,目前還沒見到。
小馬飛刀以為,許多社會民生問題其實就在相關部門的眼皮子底下,而且并不難解決,為何長期得不到解決?究其根本,還是一些行政主管部門和領導干部心里沒有裝著百姓,認為這些都是小事,“只要不出大問題,總能保住烏紗帽”,缺乏為民辦實事的責任擔當意識。需要強調(diào)的是,屢教不改、屢教屢犯之所以成為常態(tài),還是板子”打得輕,問責懲處沒有達到“刮骨療毒”之功效。違法違紀的成本低廉,相關責任人未能受到嚴格問責,不能起到足夠的警示作用,都是類似違法違紀不時出現(xiàn)的重要原因。官員不會真正從內(nèi)心深處形成對法紀的敬畏,當然就會出現(xiàn)屢教不改的現(xiàn)象?!盀橹谖从校沃谖磥y”。對待屢教不改的官員,必須高舉紀律之尺,以“零容忍”的態(tài)度不折不扣地將處罰措施落到實處。用“刮骨療毒”的力度和“壯士斷腕”的勇氣懲治違法亂紀行為,出重拳、下猛藥,從思想上打好“預防針”,將“頑疾”從內(nèi)心深處徹底割除。當然,問責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工作,治理懶政怠政等不作為行為?;诖耍纫婪▎栘?,更要強化整改,加強督查督辦,抓好工作落實,不讓不作為現(xiàn)象再度出現(xiàn)。“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失責必追究?!睂Σ蛔鳛椴粨斦邍烂C問責,目的是倒逼責任落實,讓想作為、敢作為、善作為蔚然成風。激濁方能揚清。將不作為不擔當問題暴露在陽光下,曝光一個、警醒一片、規(guī)范一方,方可令治理“為官不為”的藥效直達病灶。
民生大于天,民心重如山。群眾利益無小事,群眾反映多的問題就是民生改革的方向。那些“擺拍式”假作為的干部、混日子不作為的干部必然是改革的絆腳石,必須要對其真刀真槍的問責,否則,老百姓是不答應的。
小馬飛刀
版權聲明:
凡文章來源為"蘭州新聞網(wǎng)"的稿件,均為蘭州新聞網(wǎng)獨家版權所有,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或鏡像;授權轉(zhuǎn)載必須注明來源為"蘭州新聞網(wǎng)",并保留"蘭州新聞網(wǎng)"的電頭。如本網(wǎng)轉(zhuǎn)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