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墻扮靚街巷 “臟亂點”變身花園 我市多社區(qū)“精細化”整治環(huán)境受群眾好評
為進一步助力文明城市復檢測評與打造“精致蘭州”工作穩(wěn)步提升,使之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同時為建設好學生的精神家園,讓街巷文化更具時代精神與城市活力,各街道、社區(qū)紛紛從扮靚街巷入手,提升城區(qū)“顏值”,讓居民有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
白銀路街道在前期打造甘隴文明小巷的基礎上,進一步在適宜區(qū)域選址,結合毗鄰第八中學的特點,近期對學校周邊樓院街巷進行了整治提升改造。
八中街巷文化墻位于蘭州市城關區(qū)白銀路與正寧路十字東南方向,屬于白銀路街道辦事處徐家巷社區(qū)轄區(qū)范圍,巷道全長約40米,臨街樓院2個,向南貫通第八中學、向東毗鄰甘肅日報社。此文化墻位于巷道東側,全長36米,高2.8米。街道通過“以學助教”的方式,以“清風習語”命名的文化長廊作為主要內容,將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的經典語句節(jié)選通過展板形式呈現,以“德、育、道”為主線,告誡新時代的年輕人如何保持積極向上心態(tài),如何腳踏實地做事,如何持之以恒堅持等方面進一步的去學習、思考。同時對街巷西側墻面進行粉刷整治,協調通信運營公司對散亂線纜進行捆扎,粉刷面積310平米,拆除破損廣告牌2塊,督促物業(yè)對破損垃圾分類指示牌及時擦洗更換。通過打造此文化墻的目的即為了美化校園周邊環(huán)境,也是進一步開闊學生視野,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文化墻的建設不僅在校園周邊增添了一道靚麗風景,并且充分發(fā)揮了環(huán)境隱形教育的功效,增強了環(huán)境育人的宣傳理念和氛圍,有效推進街道與轄區(qū)共建單位在今后開展相關涉及文化教育活動的聯動性。
白銀路街道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下一步街道將加強街巷特色打造,通過展板、手繪的形式將城市文明、垃圾分類、環(huán)境保護等元素納入其中,持續(xù)拓展公共文明宣導作用,打造多處文明亮麗風景線。
7月初的一天,西北民族大學社會工作專業(yè)的張穎等5位大學生來到天水南路社區(qū),同社區(qū)工作人員一起參加協商議事。在減速機廠北家屬院,社區(qū)的“小馬扎”議事會針對減速機廠家屬院21號樓下空地如何改造,展開了協商議事。居民代表與街道、社區(qū)工作人員各抒己見,最終以14票同意、4票反對敲定了將空地改造為小花園,由居民作為改造的主體參與進來,天水南路社區(qū)進行協助,志愿者同時參與改造,新來的5位大學生跟進負責全部。
改造開始了,5位大學生和社區(qū)工作人員以及志愿者一同將空地亂堆的共享單車進行了搬運清理,并搬運至指定停車點擺放整齊。
如何讓大家都能有參與感?5位社會學的大學生商討出“一元籌款”活動,讓居民自己出一部分錢,參與到家園建設當中去,更好的維護社區(qū)環(huán)境。籌款活動得到了很多居民的認可,大家紛紛參與,而這成為了提升居民自治意識重要的一步。
大家拿著這些籌到的錢和支持資金,購買了花園圍欄、草籽、小葉黃楊等。7月末在熱心黨員、轄區(qū)共建單位、未成年人志愿者等隊伍的共同改造下,減速機廠北院空地變身成為“小花園”。
這幾天,院子里種的一些植物已經冒出了枝芽,看著煥然一新的環(huán)境,住在院里的劉大爺說,這塊花園的改造自己也參與了,今后會更加愛惜這里;居民李阿姨說,社區(qū)里的這些大學生真是不一樣,幫著社區(qū)為我們老百姓辦實事,現在亂堆亂放的共享單車不見了,綠色的小花園讓人看著心情都愉悅多了。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顏 娜 通訊員 馬麗艷
版權聲明:
凡文章來源為"蘭州新聞網"的稿件,均為蘭州新聞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蘭州新聞網",并保留"蘭州新聞網"的電頭。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