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下有泥 心中有光
4月13日晚7時,距離2023年“云植樹”首場活動還有15個小時,第一批2000株杏樹如期到達山頂植樹點,4噸多重的樹苗帶著直徑30公分的土球在大貨車上壘了3米多高。時間太晚,已經來不及招募志愿者了,我和在場的雷鋒車隊的郭隊長當仁不讓地爬上貨車開始卸樹苗。終究是我們低估了這項工作的難度,3米多高的杏樹渾身都是刺,稍不留神就會扎破線手套,直到回到家,我才發(fā)現除了遍布手腕上小傷痕外,手臂也被劃了一條10多厘米長的血口子,細問才知道,負責在車下接樹苗的幾位女士也都是手腕帶傷。
“永登今夜雨夾雪,運云杉的大貨車走了6個小時還沒有進蘭州?!碑斖?1時,樹農魯家泉的來電讓我們活動組的眾人一夜難眠,盼望著明天不要遇見雨雪天氣,樹苗能夠按時送到山頂。怕啥來啥,4月14日凌晨起,蘭州市區(qū)低溫降雨,馬家山由于海拔高溫度低已經雪蓋山頭,怎么辦?
4月14日6時不到,活動組的所有人已經開始了各種準備工作?;顒涌偙O(jiān)朱旭東告訴大家,他已經開著車往山上飛奔,云杉樹苗已經開始上山。從他發(fā)來的實時照片和視頻可以看到,滿山白雪,道路濕滑,我們立即啟動備用方案,原定半天的活動變成了全天兩場活動:堅持原計劃不變的“播綠者”集合時間推遲1個小時,部分團體則將早上的活動平移至下午2時。不到7時,我已經打了30多個電話,說了無數聲抱歉后,我突然發(fā)現,窗外,太陽緩緩從天邊升起……
8時剛過,活動組全體人員已經在山頂集合,同事于永昭、梁亞東、杜志超也上山幫忙。在場的男士開始3人一組輪流動手卸樹苗,一棵、兩棵、三棵……車上的樹苗迅速轉移到了地面,大家累得胳膊都抬不起來了,再低頭一看,褲腿一片泥濘,腳上的鞋已經看不出原來的顏色了……
9時不到,已經有心急的“播綠者”到達植樹點,我們每個人都顧不上休息,開始在各自的崗位忙碌起來……
從14日至16日,活動開展了3天,活動組每個人每天的步數破3萬已是常態(tài),腿疼、腳疼更是普遍現象,但沒有一個人停下腳步……我們相信,以愛心為沃土,這一棵棵青苗終將長成你我期待的模樣……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周靖博
現場
大手牽小手 共植一片綠
活動現場,近百名老師、家長和孩子們一起攜手播綠,在馬家山上種下綠色希望。
北京八中蘭州分校將一堂別開生面的勞動實踐課堂“搬到”了馬家山上。學校7年級的40多名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積極投身到播種綠色的勞動實踐中。大家三五一組,分工明確,你扶苗,我填土,他澆水,栽下一株株樹苗,在忙碌和汗水中感受著勞動的魅力。已經在蘭化一中就讀高一的柳嘉瑞這一次跟隨著母校的學弟學妹們“故地重游”。“上一次來植樹,還在我八年級的時候。時隔兩年再次來到馬家山,我想來看看我的小樹苗,再多種幾棵新樹苗和它‘作伴’?!绷稳鹫f。
栽種結束后,同學們將一個個寫滿名字的認領牌掛上樹干,原本空曠的土地上充滿了勃勃生機。“植樹挺累的,但也非常‘過癮’。在上山的路上,我們看到城市周圍還有一些山是光禿禿的,非常震撼?;氐綄W校后,我們要從小事做起,保護家園生態(tài)環(huán)境?!逼吣昙墝W生趙桐寬和張梓宸說?!白匀淮笳n堂,生活好老師?!北本┌酥刑m州分校學生處主任薛長露表示,“一直以來,學校都非常重視培養(yǎng)同學們的全面素質,希望通過活動,讓同學們在勞動中收獲成長,樹立起正確的勞動觀念和綠色環(huán)保的生活理念?!?/p>
來自寧興小學五年級四班的程炳謙同學,今年是連續(xù)第四年參加蘭州晚報組織的馬家山植樹活動。每一年,小炳謙都用自己的壓歲錢認領愛心樹苗種下希望。在小炳謙的影響下,同班同學張庭睿也加入了播綠隊伍。有了往年的植樹經驗,兩個孩子干得有模有樣?!懊髂昃鸵W畢業(yè)了,我和張庭睿一起種下這株友誼樹,讓小樹的成長見證我們的友誼綿長?!背瘫t說。
“‘云植樹’活動為孩子提供了一次難得的教育機會,每年我都會帶孩子植樹?!笔忻駝⒀泳龓е赣H和孩子第三年參與活動,來馬家山植樹已經成為全家人每年不變的“儀式”。
“參與公益植樹活動可以讓孩子從小就樹立公益環(huán)保理念,是一次非常好的體驗?!鄙頌榻處煹陌繋е?歲的女兒睿睿來到現場,母女倆不僅一起種下一棵小樹苗,還主動撿起帶走周邊的垃圾,爭做“環(huán)保小達人”。
“小樹長,我也長?!敝矘洮F場,很多市民都表示,已經連續(xù)多年帶著孩子參加活動。“這棵小樹種下的時候,孩子才3歲,如今孩子都已經上小學了?!笔忻耥n亮、胡敏夫婦帶著女兒韓露婷種下一棵“成長樹”,“有一棵小樹陪伴孩子共同成長,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朱旭東 王星明 胡玉坤 任澤昕 周靖博 張丹 王英豪 杜志超 實習生 陳舜 李嬌嬌 文/圖
快評
在每個春天 都種下希望
草木蔓發(fā),春山可望。
近二十年,每年這個時候,跟著晚報去種樹,已經成為許多蘭州市民的習慣。
習慣的養(yǎng)成,源于一種堅持、一種情懷。
綠色,代表生機與活力,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也是美好生活的基礎、人民群眾的期盼。近二十年,晚報的總編輯換了幾任,但晚報人的責任感,沒有一絲減少。每年這個時候,選址、發(fā)出征集令,從最初的線下到現在的線下線上相結合的“云植樹”,晚報人一直在努力。
近二十年,每年這個時候,越來越多的蘭州市民走出家門,投身到“‘植’此青綠”的偉大事業(yè)中來。一株新苗、一鍬厚土、一瓢清水,體驗勞動與綠色帶來的雙重喜悅。在他們的心中,植樹不只是一項義務勞動,更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
《禮記》有言,“孟春之月,盛德在木”。寓指春天植樹造林,是最大的道德行為。
是的,樹木,是人類親近自然的擺渡者。它從人們埋下的一顆種子開始發(fā)育,回報以果實風景和金山銀山,它儲留鄉(xiāng)愁的模樣,改善城市的面貌。
成就一樹十年功,不愧前人蔭后人。近二十年的堅守,是“一任接著一任干”實干哲學的不斷傳承,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踐行。
植樹,不僅僅是植有形之樹,更是厚“植”綠色發(fā)展理念。
小馬飛刀
責任編輯:王旭偉
版權聲明:
凡文章來源為"蘭州新聞網"的稿件,均為蘭州新聞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蘭州新聞網",并保留"蘭州新聞網"的電頭。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