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潤春詩意濃
經(jīng)過一冬的熬煎,弱弱的東風兒雖然開始精神煥發(fā),但整個身體依然蓄滿慵懶,渴望著能進行一次從頭到腳的洗禮。于是乎,緩緩而來的“雨水”,注定是個具有特別意義的節(jié)氣。因此,《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這樣解讀雨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
淅淅——瀝瀝,斜斜的東風里,飄著些合轍押韻的長短句;點點——滴滴,茫茫的天地間,蕩著些不緊不慢的情緒。雨水的雨,不急不躁,幽幽的,盡是些朦朦朧朧的詩意。
初春時節(jié),僅僅依靠一把嬌俏的小花傘,不能一下子就撐開花開的聲音,唯一能做到的,就是撐圓田間麥苗們匍匐在地面上的希冀。那些希冀翠綠翠綠的,一打眼就招人憐愛,一直柔嫩到我們的心底。
天地間的詩情,一經(jīng)雨水的滋潤,開始悄悄地泛濫。毋庸置疑,這是個所有心事都要發(fā)芽或都想發(fā)芽的季節(jié)。盡管有的希望還干渴著,盡管北方的上空還飛來些冷冷的雪。俗話說的好,“雨水非降雨,還是降雪期”。然而立春過后,一種不需要見到行跡的雨已經(jīng)在悄悄地淅瀝,并默默地傳遞著春的訊息。在農(nóng)人的心目中,雨水總是先于種子落土,一點一滴,總是些貴如油的焦急。民以食為天,雨水就是上天恩賜給農(nóng)人的一種祝福,一種美麗。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痹诖河曛胁粴w的,除了農(nóng)人的勤勞,也有休閑者的詩意?!坝晁杏昵f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寶。”春節(jié)已過,淳樸的農(nóng)人不敢一門心思沉浸在歡樂的節(jié)日里,深入骨髓的勤勞,總在農(nóng)人的意識里一門心思地積極。相對來說,城里人最會消受浪漫,閑暇時節(jié),或頂著細雨走親訪友,或隨手在山川林間自拍些旖旎,別有一番情趣。當然,最愜意當屬細雨中相戀的年輕男女。任甜蜜的相思在情感的泥濘中掙扎,左腳拔出,右腳陷入,癡癡的人兒,樂此不疲。
古人將雨水分為三候,一候水獺祭魚,二候鴻雁來,三候草木萌動。意思是說雨水節(jié)氣來臨,水面冰塊融化,水獺開始捕魚了。大雁開始從南方飛回北方,草木隨著地中陽氣的上騰而開始抽出嫩芽。整個大地漸漸開始復蘇,呈現(xiàn)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雨水三候,展現(xiàn)的是一種流動的春景,綿綿的春意。2023年的春天,正在走近我,走近你。
瀟瀟灑灑的雨水,分明是一幅畫,一幅淡淡的水墨畫;分明是一首詞,平平仄仄著宋詞的旋律。愈來愈濃的春意,一經(jīng)雨水的潤澤,一天比一天鮮活,一日比一日靚麗。
□鄧榮河
責任編輯:王旭偉
版權聲明:
凡文章來源為"蘭州新聞網(wǎng)"的稿件,均為蘭州新聞網(wǎng)獨家版權所有,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或鏡像;授權轉(zhuǎn)載必須注明來源為"蘭州新聞網(wǎng)",并保留"蘭州新聞網(wǎng)"的電頭。如本網(wǎng)轉(zhuǎn)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