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把孤弦竟日彈
“白雪紛飛,伯樂操琴,問是何調(diào),人人知音?!弊x到這樣的詩句,人們很難和棉花匠相聯(lián)系在一起。然而,這確實是棉花匠的真實寫照。彈棉花是一種老手藝了,行頭比較簡單,一彎彈弓、一張磨盤、一個彈花棒槌和一根牽紗篾?!皬椕藁ㄠ稀币魂囉茡P的叫喚聲傳遍了大街小巷。
彈棉花季節(jié)性很強,上半年閑得慌,下半年又忙不過來。鄉(xiāng)下農(nóng)村,每到年根,男娶女嫁,誰家不彈上幾床嶄新的棉被呀。被子有“一輩子”的諧音,為討個好彩頭,可不能馬虎。往往東家都會盡其所能,把棉花匠伺候得滿心歡喜。棉花匠也上心,把那棒槌掄得格外地有勁,棉花彈得雪白蓬松。棉花匠基本都是一個人,但到了放線蒙被的時候,東家才會派一人給師傅做對手,在一頭幫忙放線扯線。結(jié)婚的棉被,一般都會在上面用紅線拼個雙喜字,有的棉花匠手巧,還能用紅線拼成鴛鴦戲水、喜鵲登枝之類吉祥喜慶的圖案來,備受東家的喜歡。冬季也有棉被翻新的,反正,棉花匠來到一個村莊,就能做上好幾天。
去了棉籽的棉花堆積在木板上,棉花匠便在腰間系上一根綁帶,后背固定一根竹竿。把那只笨重的大木弓一頭系在腰間,一頭吊在竹竿上,大木弓上有一根竹筷一般的牛筋長弦。那只木制的棒槌也是特制的,前面是一個圓頭,圓頭上有凹槽,彈棉花時,右手拿木槌敲擊弓上牛筋,再隨手一拉動,牛筋就彈了起來,如此反復(fù)地點擊,隨著“嘭嘭嘭”的聲響,木板上的棉花紛紛被彈松,棉絮紛飛,幾個時辰,已是一堆蓬松的棉花了,就像天上的云朵一般。棉花彈好后,規(guī)整鋪平,接著就是放線了。把棉線穿在一根細(xì)小的竹竿上,線盤固定好后,二人對面而立。棉花匠抓住一頭棉線后,就把竹竿伸向?qū)γ?,對面的人接過棉線,比畫好長短,順勢把棉線扯斷,動作有條不紊,行云流水。如此經(jīng)緯交叉,縱橫交錯,就把棉絮固定好了。之后,用木制磨盤,在上面使勁來回碾壓,使之服帖,厚薄均勻。最后,用竹子編成的竹匾再磨平整,這樣,一床棉被就彈好了。
要是天氣好的時候,就把彈棉花木板架搬到曬谷場上來。這時的曬谷場頓時熱鬧了起來,大人端著飯碗也來湊熱鬧,你一言我一語,大家都在討論著。而我們小孩則在曬谷場上追逐打鬧,還不時地大聲唱著那首童謠:“嘭嘭嘭,彈新棉,彈得新棉嫁新娘。新棉暖,新棉新,今后的日子暖人心”。彈棉花的這家人聽到,也跟著喜慶熱鬧了起來。
而今,隨著社會的進步,現(xiàn)在都改用機器來彈棉花了,傳統(tǒng)的彈棉花手藝逐漸淡出了歷史的舞臺。偶爾也會在城市的角落里看見以前那種傳統(tǒng)的棉花匠,“嘭嘭”彈棉花悅耳的聲響灌入耳朵里,滿屋子棉絮紛飛。來這里的都是一些年紀(jì)偏大的人,還是喜歡手工彈的棉花,蓬松溫暖,而且還耐用。剛勁的彈奏聲中,那是平凡歲月的吟唱。清代文人韓榮光在《竹枝詞》中寫道:“棉花街里白漫漫,誰把孤弦竟日彈。彈到落花流水處,滿身風(fēng)雪不知寒?!绷攘葦?shù)語道盡了彈匠勞作時的辛酸。
□江初昕
責(zé)任編輯:王旭偉
版權(quán)聲明:
凡文章來源為"蘭州新聞網(wǎng)"的稿件,均為蘭州新聞網(wǎng)獨家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或鏡像;授權(quán)轉(zhuǎn)載必須注明來源為"蘭州新聞網(wǎng)",并保留"蘭州新聞網(wǎng)"的電頭。如本網(wǎng)轉(zhuǎn)載稿涉及版權(quán)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